您的位置:用让网 > 历史 > >正文

​明英宗这么昏庸为何还叫英宗(明朝朱祁镇是不是昏君)

摘要明英宗这么昏庸为何还叫英宗(明朝朱祁镇是不是昏君) 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之后,出现了一个明朝的治世局面,那便是“仁宣之治”也就是朱高炽和朱瞻基的时代,这个时代...

明英宗这么昏庸为何还叫英宗(明朝朱祁镇是不是昏君)

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之后,出现了一个明朝的治世局面,那便是“仁宣之治”也就是朱高炽和朱瞻基的时代,这个时代堪比唐朝的贞观之治。

只是,仁、宣二宗较之明初的三位皇帝“知名度”不是很高,才显得有些“默默无闻”。

然而,朱瞻基去世之后,年幼的英宗即位,自此明朝政治便一蹶不振。

可以说明英宗时代是明朝由盛而衰的一个转折点。而这与明英宗的昏庸是不无关系的。明英宗朱祁镇是历史上少有的身世特殊的皇帝,而明英宗之所以昏庸,与他的具体经历息息相关,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明英宗的身世可疑,有可能并非皇室血统。

明英宗朱祁镇是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位皇后的儿子,也就是《大明风华》中孙皇后的儿子,是宣宗亲立的太子,并最终继承了皇位。

当然,剧中在人物的定位上是与历史不太相符的。但有一点值得注意,那便是朱祁镇并非朱瞻基的亲生儿子。这听起来很“雷人”,但却是真实的历史。

讨论朱祁镇的身世,这要从孙皇后此人说起。孙皇后原是宣宗的贵妃,因其人长得美丽,深受宣宗的喜爱。

当时,宣宗第一任皇后胡善祥一直没有子嗣,孙贵妃虽然觊觎后宫之主的位置,却同样没有为宣宗生下皇子。为了夺取皇后之位,孙贵妃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冒险——从宫人那抱养了一个男婴,充作宣宗的儿子。

此事在《明史》中有着明确的记载:

“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由是眷宠益重。”

虽然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这桩谜案的细节,但结果却是很明显的:孙贵妃借此稳固了自己的位子,并使得宣宗废掉了胡皇后,立孙贵妃为皇后。而这个抱养的孩子便是后来的英宗。

从这一点来讲,英宗肯定不是孙皇后亲生,是否与宣宗有直系血缘关系,也是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因此,有人提出英宗本身便不具有皇家血统,而是孙皇后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处心积虑,抱养而来的孩子。

二、英宗幼年为宦官所惑,成长环境也不利于其日后成为一代明君。

宣宗朱瞻基去世的时候,英宗当时只有九岁。

按照明朝的做法,需要由明朝的内阁大臣辅政。但当时宫中却出现了影响英宗一生的重要的反面人物,那便是宦官王振。王振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极差,他对英宗的影响可见一斑。

最初,张太后明确表示宦官只可照顾皇帝起居,不可以干政。但是王振凭借着自己的花言巧语,哄骗了张太后,并在大臣的斗争中互相拉拢,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了英宗的心腹。

我们知道明朝后期最大的特点便是宦官专权,搞得政治一片黑暗,而这个情形,可能要从英宗时期的王振开始了。

王振凭借自己的实力,成功地俘获了太后和诸大臣的心,并在英宗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土木之败以前,王振达到了专权的程度。

随着王振势力的不断扩大,不仅搞得政治一片黑暗腐败,而且还与北部的瓦剌暗中勾结。

瓦剌部兴起之后,与明朝建立了朝贡关系,每年进贡之时,贡使进入内地之后骚扰沿途百姓,不仅如此,王振还收受也先的贿赂,帮助瓦剌冒领赏赐。

此事在《明史记事本末》中有清初的记载:“也先遣使二千人进马,诈称三千。”不过,由于是冒领赏赐,明朝没有给也先相应的赏赐,直接导致了瓦剌对明朝的入侵。

三、好大喜功、盲目自信,在土木堡惨遭俘获,连皇位也被篡夺。

土木之败是瓦剌与明朝战争中的一次战役,在这次战役之中明朝皇帝英宗因亲征被俘,这个事件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可以称得上是“一朵奇葩”了。

瓦剌向内地进攻之后,大同失守,王振鼓惑英宗亲征,当时于谦等人十分反对,但英宗偏信王振,为一展雄风,决定亲政,并派他的弟弟朱祁钰留守京师坐振。

在双方交战过程中,王振为了一己之私,希望英宗能够路过自己的老家,以显示自己的威严,不顾形势紧急和英宗安危,将他带上了错误的路线,最终导致在土木堡之时,英宗被俘。

英宗被俘之后,瓦剌便挟持英宗与北京的政权索要条件。当时北京城一片混乱,坐镇的朱祁钰看到皇帝被俘,打算南渡,被于谦阻止。最终朱祁钰在大臣们的拥戴下登基,并将英宗封为太上皇。

当然,这个事件和北宋的靖康之耻很类似,只不过朱祁钰听了于谦的忠告,没有南下。最终在于谦等人的奋战之下,击退了瓦剌。双方讲和,并将英宗迎了回来。而可怜的英宗年纪轻轻便只能当太上皇了。

四、英宗复辟之后的愚蠢行为,更使得他彻底与“明君”绝缘。

如果说土木之败一事,英宗是被迫的,尚难以确定他是昏庸的,那么之后的事件便可以看出他有多么昏庸了。

朱祁钰登基后,虽然英宗被迎了回来,成为了太上皇。但朱祁钰仍然不放心,为了保障自己的皇位,煞费苦心先是废了英宗之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立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但朱见济只当了一年皇太子,便去世了。

朱祁钰只有这一个儿子,朝中大臣奏请复立朱见深,朱祁钰心中十分郁闷,一直没有决定。

最终,在朱祁钰病危之际。徐有贞和石亨拥护英宗朱祁镇复辟。如此一来,朱祁镇顺利登上皇位,这一事件被称作“夺门之变”。英宗复辟之后干了很多蠢事,下面一一道来:

第一件,恢复王振忠臣的名誉。

众所周知,英宗之所以丢失皇位主要源于王振,因此在登基之后,本应对王振追责,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英宗却对王振念念不忘。

据《明通鉴》记载:“刻香木为振形,招魂以葬,建祠祀之”,追封了王振的官位,而且赐他“旌忠”二字。如此一来,大宦官王振便成为了忠臣。

第二件,诛杀有功之臣于谦。

因徐有贞和石亨等人在复辟之时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英宗十分重用他们,而他们因怨恨于谦。所以英宗登基之后, 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杀了于谦。估计于谦在北京保卫,誓死抵御瓦剌之时,万万不会想到自己的结局竟然是这样吧。

当然,英宗为了保障自己的皇位,也对拥护他复辟的曹吉祥和石亨等人进行了打击。曹吉祥和石亨等人凭借着自己的功劳,擅自干政,并培植自己的势力,形成了党羽,甚至意图发动兵变,最终被英宗先后打击,这便是有名的“曹石之变。”

英宗时期,历经土木之败和曹石之变,国力大衰。土木之败以前,英宗因年幼,为宦官所迷惑而干了很多蠢事,甚至一度丢失了自己的性命和皇位。

而复辟之后,未能吸取教训,不能识别良善,继而做出了很多错误的决定,的确是昏庸至极。所以英宗称不上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标签:

推荐阅读

  • ​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时明朝还有百万军队 他们为何没有救崇祯

    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时明朝还有百万军队 他们为何没有救崇祯 对李自成和崇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明代大军还有百万,为...

    2025-09-13 08:14:43
  • ​金日磾(汉武帝托孤大臣)

    金日磾(汉武帝托孤大臣) 金日磾介绍 金日磾(mì dī)(前134~前86年),本姓金天氏,字翁叔,凉州武威(今甘肃省武威市)人,匈奴族。西汉时期政治家、托孤大臣,汉昭帝刘弗陵...

    2025-09-13 08:12:38
  • ​古代将军真的能以一敌百吗 将军对战普通士兵真的像砍瓜切菜吗

    古代将军真的能以一敌百吗 将军对战普通士兵真的像砍瓜切菜吗 真实的古代将军实力如何,与普通士兵对抗,是否真的能以一敌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

    2025-09-13 08:10:32
  • ​崇祯皇帝为何要为“洪承畴”设坛祭奠?

    崇祯皇帝为何要为“洪承畴”设坛祭奠? 说到崇祯其实大家也知道的很多人都说他不好,也有的人说他是有自己的方法的,但是就是争议非常大,这其中有一件事情小编就非常的不明白...

    2025-09-13 08:08:27
  • ​张一山(中国内地男演员)

    张一山(中国内地男演员) 张一山简介 张一山,1992年5月5日出生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代表作有《家有儿女》《余罪》《春风十里,不如你》...

    2025-09-13 08:06:21
  • ​隋朝何以如此短命探析隋朝灭亡的真正真相

    隋朝何以如此短命探析隋朝灭亡的真正真相 公元581年,外戚篡夺北周帝位,建立了;589年,隋朝出兵平陈,统一了中国,617年,隋朝被李渊建立的取代。 前后三十七年;如果从统一全国算...

    2025-09-13 08:04:15
  • ​宇文阐是杨丽华生的吗

    宇文阐是杨丽华生的吗 581年,周静帝宇文阐禅位杨坚,此后杨坚登基称帝,建立隋朝。宇文阐继位时只有6岁,根本没有处理事务的能力,这就给了杨坚篡位的好机会。但杨坚做了一件...

    2025-09-13 08:02:09
  • ​裴炎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杀?

    裴炎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杀? 裴炎是唐高宗时期宰相,他是唐高宗的顾命大臣,受遗诏辅政。唐高宗死后,武则天总览大权,距离称帝仅一步之遥。裴炎虽然没有刻意...

    2025-09-13 08:00:04
  • ​赵国拥有大量骑兵,为什么没能打败秦国?

    赵国拥有大量骑兵,为什么没能打败秦国? 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是战国后期东方六国最强大的国家,与秦国展开了数十年的争霸。下...

    2025-09-13 07:57:58
  • ​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灭国之战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灭国之战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灭国之战是什么样的?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公元1234年,蒙古帝国和南宋联手,联合对已经摇摇欲...

    2025-09-13 07:55:52
  • ​古代掌上舞是哪位美人

    古代掌上舞是哪位美人 唐代诗人徐凝作《汉宫曲》题写了:水色箫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可见汉代皇后赵飞燕精美绝伦的舞蹈技艺,广为传诵...

    2025-09-12 07:20:39
  • ​古代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

    古代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 在中国古代,左尊或右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时代和不同的领域、场合,存在著不同的规定。先秦至西汉,总体以右为尊。其中先秦及秦朝侧...

    2025-09-12 07:18:34
  • ​古人用什么擦屁股

    古人用什么擦屁股 唐宋时期,就有专门的工匠做这个厕筹,南方工匠一般都用竹子,北方工匠一般都用木头,用刀削成15厘米长,2厘米宽的小木板。 在当时,皇家和民间一样,都是用...

    2025-09-12 07:16:28
  • ​武则天晚年的男宠为何个个悲惨

    武则天晚年的男宠为何个个悲惨 武则天晚年的男宠为何个个悲惨 武则天最出名的四个男宠却是最后都挺惨的,首先第一个是薛怀义,当时的薛怀义是被武则天的女儿推荐上来的,武则...

    2025-09-12 02:49:09
  • ​古代女太监竟真实存在

    古代女太监竟真实存在 历史上,女太监其实真实存在 提到古代的太监,那肯定很多人便是想到是男性,然后经过一些过程,变成了太监,而历史上也确实几乎都是男太监,但是,历史上...

    2025-09-12 02:47:03
  • ​诸葛亮为何打仗坐轮椅

    诸葛亮为何打仗坐轮椅 诸葛亮为何老是坐轮椅打仗 诸葛亮在打仗的时候总是喜欢坐着轮椅,可是历史上并没有关于诸葛亮有腿部残疾的记载,如果说是因为身体不适,那么一两次坐着...

    2025-09-12 02:44:57
  •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女儿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比较多。其中“中秋”一词最早源于《礼记·月...

    2025-09-12 02:42:52
  • ​成吉思汗破城后

    成吉思汗破城后 成吉思汗破城后 成吉思汗大家都知道,他这一生骁勇善战,一生都在打仗中度过,甚至连自己最后的生命,都是因为在与西夏的战争中结束的,那么成吉思汗在这么多...

    2025-09-12 02:40:46
  •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近乎完美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近乎完美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一个皇帝 提到历史上皇帝,出名的是有很多,虽然很多的皇帝在位期间都是有着很多的好评,也有着盛世的局面,但是多多少少...

    2025-09-12 02:38:41
  • ​她是家妇再嫁成为皇妃

    她是家妇再嫁成为皇妃 她是家妇再嫁成为皇妃 这里说的这个传奇的女人便是王娡,原先王娡只是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后来也是嫁入一个平民家中为妻,丈夫对她很好,但是王娡的母...

    2025-09-12 02: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