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用让网 > 历史 > >正文

​裴炎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杀?

摘要裴炎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杀? 裴炎是唐高宗时期宰相,他是唐高宗的顾命大臣,受遗诏辅政。唐高宗死后,武则天总览大权,距离称帝仅一步之遥。裴炎虽然没有刻意...

裴炎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杀?

裴炎是唐高宗时期宰相,他是唐高宗的顾命大臣,受遗诏辅政。唐高宗死后,武则天总览大权,距离称帝仅一步之遥。裴炎虽然没有刻意帮助武则天,但武则天能顺利称帝,裴炎是有一定功劳的。裴炎支持废唐中宗,改立唐睿宗,等于是站在了武则天这边。但裴炎最后还是没能逃脱被杀的命运,不过他的死实际上是被冤杀,武则天并没有查明真相就将他处死。直到唐睿宗时期才被平凡,并追赠太尉,谥号忠。

裴炎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杀?

(一)出身世家

裴炎,字子隆,唐周鼎革之际的著名宰相。

裴炎的忠于唐室,始于唐高宗的高度信任。裴炎出身士族,从小就沾了皇家甘露。他毕业于皇家子弟学校弘文馆,早就深明春秋大义,恪守“君君臣臣”之道,这就为他仕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秩序基础。

于是,在入相的第二年,裴炎就由黄门侍郎迁侍中,主管中央三省之一的门下省。后来,唐高宗病重,又授命裴炎辅政。

论说,官当到这个程度,裴炎已经声望显赫,该懂得进退有据,明哲保身了。况且,裴炎自小熟谙文史,在历史的轮回中,应该通晓在集权与强臣之间怎么走“平衡”。

但后来的事实一再说明,这裴炎偏偏是个拗脾气,觉得自己身负皇恩,对于先帝托孤之事,得有自己的主见,断不能为了自己头上的乌纱,而失了道德正义的方寸。

裴炎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杀?

(二)仗义执言

于是,我们这位执拗的宰相大人,屡屡做了一些置个人前途命运于度外的事情。

第一件事:敢把皇帝拉下马

唐中宗李显即位不久,就张罗着提拔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宰相并给自己乳母的儿子授五品官。时任中书令的裴炎认为,这样做不合法统,拒绝了他的命令。

自以为得了天下的中宗也没多想自己的皇位坐的稳不稳,就意气用事地说:“我就是把国家让给玄贞,又有什么不可以?更别说是个侍中了?”这种荒唐的话一说出口,敏感的裴炎就认为,一个把自己都不当回事儿的皇帝,怎么能够治理好国家?如果让这样的皇帝执掌天下,那苍生百姓的性命还不是贱如草芥?大唐的江山断不能毁在这种率性的皇帝手里。自己作为辅政大臣的话,皇帝都视同儿戏,哪他还能听的进朝中那些忠介之士的话吗?

无奈的裴炎只好向太后武则天报告。

生性要强的武则天,哪能容忍儿子窝囊到这个地步!她立即召集百官到乾元殿,命裴炎与中书侍郎刘讳之、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虞勖勒兵入宫,宣太后令,废中宗为庐陵王,实施幽禁,另立豫王李旦为皇帝,是为睿宗,自己临朝称制。

裴炎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杀?

第二件事:敢怼天后立祖庙

武则天当政后,要为自己的祖先立庙祭祀,裴炎再次起而反对。

他说大唐江山是李姓打下来的,你武则天是李家的儿媳,按照封建礼制,另立武家宗庙就是僭越,汉初的吕后就是因为这样做,最后自取其辱。武则天听了很不高兴,只得暂缓建武氏庙,但还是在文水老家为祖宗立了祠堂。

从这一次进谏上,武则天已经隐隐感觉到,裴炎日后必将是自己施政的一大障碍,必须除之而后快。

第三件事:为保李氏再仗言

是为了加快武氏改朝换代的步伐,武则天大肆杀戮李氏宗室,宗室人人自危,朝臣敢怒不敢言。

在杀死废太子李贤后,武则天又向大臣们提出要杀掉韩王李元嘉和鲁王李灵夔,以绝天下人对李唐宗室的幻想。

同朝的宰相刘讳之、韦仁约都悄不作声,又是裴炎一个人以为不可,据理力争,使的武则天更加怒不可堪。

这接二连三地触怒当今说一不二的女主子,裴炎不是没想过后果。但他觉得,只要天下还是姓李,他这个辅弼大臣就没有辜负先帝重托。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什么时候报呢?自己一个做臣子的,在李唐王朝变姓易色的关键时刻,不能站出来,那还叫忠臣吗?在强权之下,裴炎不是没想过自己的性命掌握在谁的手上。

但是,他要在坚守自己的道义下做出选择。

裴炎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杀?

(三)引火烧身

历史要造就一个人,总是会在适当的时间创造机会的。

不久,徐敬业公开打出反武旗号在扬州起兵,武则天召集群臣询问对策。又是裴炎站出来说:“天子已经老大不小了,你不让他参政,所以天下才会生乱。如果你现在把政权还给天子,叛乱自然就会停下。”这是裴炎对武则天的又一次发难。

这次,武则天是不会善罢甘休了。再加上有人在武后跟前煽风点火,说裴炎与叛军勾结,里应外合。武则天顺势就把裴炎投入监狱。

在监狱里,裴炎仍然刚烈不屈,面对许多忠贞之士的劝告,他凛然正气地说,宰相下狱,理不可全,表现出决然赴死的果断。

尽管朝堂之上,多数官员为裴炎说情,但武则天根本不为所动,没出十天,就把裴炎问斩。

裴炎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杀?

(四)人生反思

对裴炎是否参与徐敬业反叛这段历史公案,后人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当年的当事人都早已作了土,什么样的猜测也已经死无对证。更何况,历史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从裴炎的人生结局来看,我分明感觉出在唐周交替之际,读书人在道德与责任、人伦与情理中的矛盾与困惑。

裴炎作为先皇指定的辅政大臣,是一个饱受诗书礼仪、道德伦常浸淫的知识分子,他在这个女权凌驾于男权、权力污染了道德的非常时期,想做一个捍卫纲常伦理的领跑者。但是,在裴炎与武则天的对弈中,裴炎的第一步棋就走错了。

其实,早在废黜中宗李显时,武则天还是非常倚重裴炎的。尽管武氏与高宗早就被民间并称“二圣”,但在高宗去世后,她还得按照法统把权力交给儿子中宗。武则天再有本事,也不敢在这个时候逆天违命。否则,就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祸患。

裴炎作为新皇的顾命大臣,无疑是她拉拢的对象。我想以裴炎读书做官的资质,不可能看不出武后的能力及撺掇权力的野心。然而,他面对中宗对权力的恣肆,却不得不把眼光转回到武后的身上。一个是他觉得武后先前的作为还算收敛,另一个是让母亲管教儿子也是自然而然的事。自己做臣子的,尽职本分就是了。

裴炎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杀?

武则天显然对裴炎此时的表现是赞赏的,以后每逢大事都很重视裴炎的意见。人随事变,裴炎本来是想为李唐社稷选个好的接班人,却不料剑走偏锋,反倒为武则天改朝换代铺平了道路。从此,武后“圣衷独断”,加快了做女皇的步伐。

这个时候,裴炎才发现自己事与愿违,辜负了高宗的临终遗命。对比此时的裴炎,颇有些像三国刘备托孤时,诸葛亮面对的无奈。不同的是,诸葛亮面对的是无能的阿斗,他必须为先帝的功业而不顾一切、六出祁山。而裴炎面对的却是强硬的武后,他必须为践行先帝的遗命而一次次梗直脖子,据理力争,保证李唐的江山不易姓。于是,才有了他一次次与武则天展开的对抗,有了他对下狱后面对生死的通透。

如今,当过往已经散若烟尘,我们还是可以从历史的斑驳中读出人性,读出精神不可败亡的原因:那就是“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如果抛开时代特征和阶级属性,那么裴炎就是为了撑起李唐的大旗而勇于牺牲的。

这样评价,我想也不为过吧?!

【作者简介】乔永胜,致力于用现代视角检视历史人物,更多还原人性的写作。

标签:

推荐阅读

  • ​赵国拥有大量骑兵,为什么没能打败秦国?

    赵国拥有大量骑兵,为什么没能打败秦国? 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是战国后期东方六国最强大的国家,与秦国展开了数十年的争霸。下...

    2025-09-13 07:57:58
  • ​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灭国之战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灭国之战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灭国之战是什么样的?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公元1234年,蒙古帝国和南宋联手,联合对已经摇摇欲...

    2025-09-13 07:55:52
  • ​古代掌上舞是哪位美人

    古代掌上舞是哪位美人 唐代诗人徐凝作《汉宫曲》题写了:水色箫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可见汉代皇后赵飞燕精美绝伦的舞蹈技艺,广为传诵...

    2025-09-12 07:20:39
  • ​古代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

    古代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 在中国古代,左尊或右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时代和不同的领域、场合,存在著不同的规定。先秦至西汉,总体以右为尊。其中先秦及秦朝侧...

    2025-09-12 07:18:34
  • ​古人用什么擦屁股

    古人用什么擦屁股 唐宋时期,就有专门的工匠做这个厕筹,南方工匠一般都用竹子,北方工匠一般都用木头,用刀削成15厘米长,2厘米宽的小木板。 在当时,皇家和民间一样,都是用...

    2025-09-12 07:16:28
  • ​武则天晚年的男宠为何个个悲惨

    武则天晚年的男宠为何个个悲惨 武则天晚年的男宠为何个个悲惨 武则天最出名的四个男宠却是最后都挺惨的,首先第一个是薛怀义,当时的薛怀义是被武则天的女儿推荐上来的,武则...

    2025-09-12 02:49:09
  • ​古代女太监竟真实存在

    古代女太监竟真实存在 历史上,女太监其实真实存在 提到古代的太监,那肯定很多人便是想到是男性,然后经过一些过程,变成了太监,而历史上也确实几乎都是男太监,但是,历史上...

    2025-09-12 02:47:03
  • ​诸葛亮为何打仗坐轮椅

    诸葛亮为何打仗坐轮椅 诸葛亮为何老是坐轮椅打仗 诸葛亮在打仗的时候总是喜欢坐着轮椅,可是历史上并没有关于诸葛亮有腿部残疾的记载,如果说是因为身体不适,那么一两次坐着...

    2025-09-12 02:44:57
  •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女儿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比较多。其中“中秋”一词最早源于《礼记·月...

    2025-09-12 02:42:52
  • ​成吉思汗破城后

    成吉思汗破城后 成吉思汗破城后 成吉思汗大家都知道,他这一生骁勇善战,一生都在打仗中度过,甚至连自己最后的生命,都是因为在与西夏的战争中结束的,那么成吉思汗在这么多...

    2025-09-12 02:40:46
  •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近乎完美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近乎完美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一个皇帝 提到历史上皇帝,出名的是有很多,虽然很多的皇帝在位期间都是有着很多的好评,也有着盛世的局面,但是多多少少...

    2025-09-12 02:38:41
  • ​她是家妇再嫁成为皇妃

    她是家妇再嫁成为皇妃 她是家妇再嫁成为皇妃 这里说的这个传奇的女人便是王娡,原先王娡只是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后来也是嫁入一个平民家中为妻,丈夫对她很好,但是王娡的母...

    2025-09-12 02:36:35
  • ​关羽自称女儿为虎女

    关羽自称女儿为虎女 关羽自称女儿为虎女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这里虎女中虎的意思是是指像老虎一样凶猛,而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虎头虎脑的意思是,那么当时关羽为何这么称呼自...

    2025-09-12 02:34:30
  • ​为何嬴姓如此少见

    为何嬴姓如此少见 为何秦始皇的“嬴”姓很少见 大家所熟知的嬴政,便是嬴姓,但是似乎整个历史长河中,除了嬴政之外,就再也没有见过姓嬴得人了,为什么说这个姓氏这么少见呢...

    2025-09-12 02:32:24
  • ​徐庶弃剑从文的真实原因

    徐庶弃剑从文的真实原因 徐庶离开刘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徐庶从小并不爱学习,而是喜欢武艺,性格品行是喜欢任侠好事,喜欢替人打抱不平。后来徐庶因为替人出头,为人报仇,犯...

    2025-09-12 02:30:19
  • ​“卢阎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卢阎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明朝末年,文贵武贱,为了满足军事行动的需要,便诞生了明朝特有的进士将领,其中就有号称卢阎王的,卢象升。1629年,清军入寇,卢象升散尽家财,...

    2025-09-11 22:20:13
  • ​历史中郭嘉都出过哪些计策

    历史中郭嘉都出过哪些计策 三国郭嘉都出了哪些计谋 历史中的郭嘉提出了十胜十败,并且为曹操的势力壮大了很多,而且也为曹操制定了远期和近期的目标,成为了曹操最信任部下,...

    2025-09-11 22:18:06
  •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策?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策? 火烧赤壁到底是谁的计谋? 问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最精彩,我想很多人都会选择三国,三国时期是群星璀璨的时代,人才辈出。其中里面很多的精彩历史故事,也...

    2025-09-11 22:16:01
  • ​邓芝简介

    邓芝简介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三国时蜀汉重臣,也是东汉名将邓禹的后人。 汉末时期,无人起用邓芝,于是他只好入蜀定居。后来,益州从事张裕给邓芝相面,说他七十岁时...

    2025-09-11 22:13:55
  • ​张飞的一生是怎样的

    张飞的一生是怎样的 三国名将张飞,给人一种鲁莽勇猛的感觉。他一生打过许多的胜仗,而且立下了卓著的功勋,被人们称为“万人敌”。 张飞,字益德,是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中...

    2025-09-11 22: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