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用让网 > 历史 > >正文

​崇祯皇帝为何要为“洪承畴”设坛祭奠?

摘要崇祯皇帝为何要为“洪承畴”设坛祭奠? 说到崇祯其实大家也知道的很多人都说他不好,也有的人说他是有自己的方法的,但是就是争议非常大,这其中有一件事情小编就非常的不明白...

崇祯皇帝为何要为“洪承畴”设坛祭奠?

说到崇祯其实大家也知道的很多人都说他不好,也有的人说他是有自己的方法的,但是就是争议非常大,这其中有一件事情小编就非常的不明白,话说这个崇祯皇帝好像有设坛祭奠“洪承畴”,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崇祯皇帝为何要为“洪承畴”设坛祭奠?

当时在崇祯皇帝的危局中,洪承畴堪称是擎天白玉住。崇祯皇帝对洪承畴极为看重,认为辽东兵败如山倒,洪承畴这样的重臣是不会生还的,便痛苦的设坛祭奠一番,也是人之常情。

公元1593年,洪承畴出生于福建泉州。母亲傅氏娘家是员外,算得上大家闺秀,又很是聪慧,颇知诗礼,教子极严。

洪承畴继承了母亲的聪明基因,又得母亲的严格要求,学业极佳。11岁时因家境不好,洪承畴辍学,在家里帮母亲做豆干生意。然而学馆先生有感于洪承畴的聪明好学,让他免费入学馆学习,重拾学业。

洪承畴确实天赋异禀,1615年中乡试,1616年中进士。中进士后,在刑部任职了6年。1622年升为浙江提学佥事,1624年升任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1627年升任陕西督粮参政。

1628年,陕西爆发了农民起义。

一心做有为之君的崇祯皇帝,一直勤勤恳恳。为省钱,连肉都舍不得吃,衣服也是穿旧的。纵使如此,大明帝国的颓势却依然如故。因富豪权贵们抗税,国库依然空虚,总是捉襟见肘。

朝堂上道貌岸然的大臣们打着“孔圣人”的道德大旗,行党争、谋私之实。世风日下,真正忧国忧民的实干家很少。

崇祯皇帝和朝堂诸臣都知道陕西的灾情,国库却拿不出赈灾钱粮。朝堂上,也拿不出任何有效的解决办法。于是在饥饿放驱使下,农民起义愈演愈烈,一发而不可收拾。腐败的政府军,打不过饿红眼珠子的灾民,一败再败。

崇祯皇帝为何要为“洪承畴”设坛祭奠?

1629年,义军围攻韩城。陕西总督杨鹤身边没有武将可用,就让洪承畴出战。

洪承畴于是领兵出战,在征战中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洪承畴治军严谨、长于谋略、心狠手辣又敢打敢拼。洪承畴一战便斩杀义军300多人,解除韩城的危局。因此洪承畴得到了杨鹤的倚重,被派出去四处剿杀义军。

义军原本都是饥民,是因为没有吃的才被迫造反寻找活路,算起来也有情可原。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朝廷不愿多造杀孽。所以朝廷给杨鹤的命令是“边剿边抚”,只求稳定局势即可。

洪承畴处世已久,深知朝廷拿不出来赈灾的钱粮。而没有钱粮的安抚,饥民迟早还是要反的。所以洪承畴把朝廷的命令置之不理,把“边剿边抚”为“先剿后抚”。

洪承畴对待义军就一个字,“杀”。抓到义军杀掉,义军主动投降也杀掉,甚至洪承畴突破道德底限诱降义军,然后再行杀掉。在灾民义军的滚滚人头中,洪承畴的能臣干臣之名却闻达于朝堂。

尽管洪承畴的手段狠毒,却立杆见影,能有效的遏制陕西局势恶化。崇祯皇帝对洪承畴的表现欣喜不已,终于有一个为国分忧的实干家出现了。

1631年,杨鹤被罢官下狱,洪承畴继承其职,继续镇压起义军。朝廷对洪承畴的任命,其实是变相同意了洪承畴的“先剿后抚”。此后的两年中,洪承畴的威名日盛,所到之处义军都被打败。

1634年,崇祯皇帝见其他人镇压起义军不力,而洪承畴处处建功。就把镇压起义军的大权交给了洪承畴,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就这样,洪承畴成了政府军的“总司令”。

洪承畴果然没有让崇祯皇帝失望,他的镇压卓有成效,起义军的活动范围和力度逐渐下降。1639年,洪承畴在潼关设伏,重创李自成部。李自成部死战突围后 ,仅余18骑逃入商洛山。

崇祯皇帝为何要为“洪承畴”设坛祭奠?

李自成兵败后,农民起义遭受打击,几乎销声匿迹了。崇祯皇帝以为中原局势已定,就急忙把帝国最能打的名将――洪承畴派往辽东前线,主持与满清的战事。

明朝那么多人才,皇帝眼里只有洪承畴一人,足见对洪承畴的倚重。也许皇帝觉得卢象升、孙传庭这些人不够优秀,洪承畴才是名将之才。

1639年,洪承畴带着陕军到达辽东前线。1640年,洪承畴帅明军与皇太极的满清主力展开松锦会战。双方各自投入十数万的兵力,规模相差无几。

洪承畴下辖八个总兵:吴三桂部、王廷臣部、马科部、王朴部、曹变蛟部、白广恩部、唐通部、杨国柱部,计马步军14万。就兵力而论,明军略占优势,武器装备的优势更大。然而,洪承畴清醒的认识到明军其实是弱于清军的。

明军内部派系林立,互相扯肘。洪承畴能如臂使指般指挥的,只有自己带来的陕军 ,而对手皇太极的十数万大军则众志成城。

所以洪承畴一面竭力维持内部团结,一面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法。就当时的客观事实而言,洪承畴这样做是对的。

1641年,明军抵达松山附近与清军交战,在乳峰山大战,杀伤大量清军,最后清军失利。

获胜后,洪承畴立即上表,为出战的吴三桂请功。说吴三桂“英略独擅”,“以廉勇振饬辽兵。”洪承畴为团结别人而不说自己的功绩,只为他人请功,这是很难得的。不得不说,洪承畴是很有名将之风的。

首战顺利,然而洪承畴不敢冒进,驻兵不前以待时机。可是兵部尚书陈新甲以军饷不足为由,为主速战速决。有焦虑症患者之称的崇祯皇帝,也犯了急躁病。催促洪承畴“刻期进兵”,并派使者监督进兵事宜。《孙子兵法》说:“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崇祯皇帝在后方遥控前线的操作,犯了兵家大忌。

洪承畴在皇帝的命令面前,虽知结果难料也只得硬着头皮进兵。皇太极得知明军进兵后,不顾正在严重的流鼻血,帅援兵昼夜兼行,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前线,切断了明军的后路。

清军生长于辽东,比明军更得地利。清军突袭塔山,趁着落潮夺取明军囤积在笔架山的粮草。明军失去了粮草,只好回宁远就食。

明军在回宁远时,内部派系不和的劣势再现。大同总兵王朴帅兵怕留下断后,先行带兵而逃。引发了明军各部的恐慌性撤退,互相践踏,争夺道路。吴三桂等人逃入杏山,马科等人逃入塔山。洪承畴等人突围不成,只好困守松山。

崇祯皇帝为何要为“洪承畴”设坛祭奠?

清军以重兵围困松山。洪承畴在坚守约一年后,因松山副将降清而兵败被俘。洪承畴原本是要绝食殉国的,因挡不住满清的心理攻势而投降了清朝。

松锦之战大败,洪承畴被俘的消息传入北京,崇祯皇帝痛苦不已。崇祯皇帝觉得洪承畴这样的重臣,定然会以身殉国,是不会生还的,便设祭坛祭奠。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洪承畴居然没死,还降了满清。洪承畴投降的消息传入北京时,崇祯皇帝的祭奠还未结束。不知道崇祯皇帝得有多尴尬,“朕都祭奠你了,你还投降,让我的脸往哪里搁呢?”

然而,比崇祯皇帝更尴尬的是洪承畴本人。洪承畴投降后,却至死都活在难堪之中。

满清贵族早已经汉化,深受儒家“忠孝”思想的熏陶。见洪承畴这样的大儒、明朝重臣还投降,对他无比的鄙夷。尽管后来,洪承畴对满清做了很大的贡献,满清朝廷始终都是防范他,不肯重用。

洪承畴投降满清,辅佐满清入关的消息传入家乡,家乡人对洪承畴无不引以为耻。

崇祯皇帝为何要为“洪承畴”设坛祭奠?

洪承畴在泉州老家建造了府邸,完工时没一个亲友上门道贺。洪承畴的弟弟和母亲对有这样的家人感到羞耻,感觉无颜见人。

洪承畴的弟弟和母亲与他划清界限,发誓“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终日住在船上,隐居不出。

标签:

推荐阅读

  • ​张一山(中国内地男演员)

    张一山(中国内地男演员) 张一山简介 张一山,1992年5月5日出生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代表作有《家有儿女》《余罪》《春风十里,不如你》...

    2025-09-13 08:06:21
  • ​隋朝何以如此短命探析隋朝灭亡的真正真相

    隋朝何以如此短命探析隋朝灭亡的真正真相 公元581年,外戚篡夺北周帝位,建立了;589年,隋朝出兵平陈,统一了中国,617年,隋朝被李渊建立的取代。 前后三十七年;如果从统一全国算...

    2025-09-13 08:04:15
  • ​宇文阐是杨丽华生的吗

    宇文阐是杨丽华生的吗 581年,周静帝宇文阐禅位杨坚,此后杨坚登基称帝,建立隋朝。宇文阐继位时只有6岁,根本没有处理事务的能力,这就给了杨坚篡位的好机会。但杨坚做了一件...

    2025-09-13 08:02:09
  • ​裴炎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杀?

    裴炎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杀? 裴炎是唐高宗时期宰相,他是唐高宗的顾命大臣,受遗诏辅政。唐高宗死后,武则天总览大权,距离称帝仅一步之遥。裴炎虽然没有刻意...

    2025-09-13 08:00:04
  • ​赵国拥有大量骑兵,为什么没能打败秦国?

    赵国拥有大量骑兵,为什么没能打败秦国? 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是战国后期东方六国最强大的国家,与秦国展开了数十年的争霸。下...

    2025-09-13 07:57:58
  • ​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灭国之战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灭国之战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灭国之战是什么样的?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公元1234年,蒙古帝国和南宋联手,联合对已经摇摇欲...

    2025-09-13 07:55:52
  • ​古代掌上舞是哪位美人

    古代掌上舞是哪位美人 唐代诗人徐凝作《汉宫曲》题写了:水色箫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可见汉代皇后赵飞燕精美绝伦的舞蹈技艺,广为传诵...

    2025-09-12 07:20:39
  • ​古代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

    古代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 在中国古代,左尊或右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时代和不同的领域、场合,存在著不同的规定。先秦至西汉,总体以右为尊。其中先秦及秦朝侧...

    2025-09-12 07:18:34
  • ​古人用什么擦屁股

    古人用什么擦屁股 唐宋时期,就有专门的工匠做这个厕筹,南方工匠一般都用竹子,北方工匠一般都用木头,用刀削成15厘米长,2厘米宽的小木板。 在当时,皇家和民间一样,都是用...

    2025-09-12 07:16:28
  • ​武则天晚年的男宠为何个个悲惨

    武则天晚年的男宠为何个个悲惨 武则天晚年的男宠为何个个悲惨 武则天最出名的四个男宠却是最后都挺惨的,首先第一个是薛怀义,当时的薛怀义是被武则天的女儿推荐上来的,武则...

    2025-09-12 02:49:09
  • ​古代女太监竟真实存在

    古代女太监竟真实存在 历史上,女太监其实真实存在 提到古代的太监,那肯定很多人便是想到是男性,然后经过一些过程,变成了太监,而历史上也确实几乎都是男太监,但是,历史上...

    2025-09-12 02:47:03
  • ​诸葛亮为何打仗坐轮椅

    诸葛亮为何打仗坐轮椅 诸葛亮为何老是坐轮椅打仗 诸葛亮在打仗的时候总是喜欢坐着轮椅,可是历史上并没有关于诸葛亮有腿部残疾的记载,如果说是因为身体不适,那么一两次坐着...

    2025-09-12 02:44:57
  •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女儿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比较多。其中“中秋”一词最早源于《礼记·月...

    2025-09-12 02:42:52
  • ​成吉思汗破城后

    成吉思汗破城后 成吉思汗破城后 成吉思汗大家都知道,他这一生骁勇善战,一生都在打仗中度过,甚至连自己最后的生命,都是因为在与西夏的战争中结束的,那么成吉思汗在这么多...

    2025-09-12 02:40:46
  •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近乎完美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近乎完美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一个皇帝 提到历史上皇帝,出名的是有很多,虽然很多的皇帝在位期间都是有着很多的好评,也有着盛世的局面,但是多多少少...

    2025-09-12 02:38:41
  • ​她是家妇再嫁成为皇妃

    她是家妇再嫁成为皇妃 她是家妇再嫁成为皇妃 这里说的这个传奇的女人便是王娡,原先王娡只是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后来也是嫁入一个平民家中为妻,丈夫对她很好,但是王娡的母...

    2025-09-12 02:36:35
  • ​关羽自称女儿为虎女

    关羽自称女儿为虎女 关羽自称女儿为虎女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这里虎女中虎的意思是是指像老虎一样凶猛,而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虎头虎脑的意思是,那么当时关羽为何这么称呼自...

    2025-09-12 02:34:30
  • ​为何嬴姓如此少见

    为何嬴姓如此少见 为何秦始皇的“嬴”姓很少见 大家所熟知的嬴政,便是嬴姓,但是似乎整个历史长河中,除了嬴政之外,就再也没有见过姓嬴得人了,为什么说这个姓氏这么少见呢...

    2025-09-12 02:32:24
  • ​徐庶弃剑从文的真实原因

    徐庶弃剑从文的真实原因 徐庶离开刘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徐庶从小并不爱学习,而是喜欢武艺,性格品行是喜欢任侠好事,喜欢替人打抱不平。后来徐庶因为替人出头,为人报仇,犯...

    2025-09-12 02:30:19
  • ​“卢阎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卢阎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明朝末年,文贵武贱,为了满足军事行动的需要,便诞生了明朝特有的进士将领,其中就有号称卢阎王的,卢象升。1629年,清军入寇,卢象升散尽家财,...

    2025-09-11 22: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