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用让网 > 历史 > >正文

​隋朝何以如此短命探析隋朝灭亡的真正真相

摘要隋朝何以如此短命探析隋朝灭亡的真正真相 公元581年,外戚篡夺北周帝位,建立了;589年,隋朝出兵平陈,统一了中国,617年,隋朝被李渊建立的取代。 前后三十七年;如果从统一全国算...

隋朝何以如此短命探析隋朝灭亡的真正真相

公元581年,外戚篡夺北周帝位,建立了;589年,隋朝出兵平陈,统一了中国,617年,隋朝被李渊建立的取代。

前后三十七年;如果从统一全国算起,则不过二十九年。

中国历史上,由分治而被一统的王朝,有秦的结束战国诸雄、西晋的结束、隋的结束、宋的结束。

网络配图 这当中,秦、西晋和宋,都经历了统一-分裂-统一的循环。

以后,晋室南迁,相继为宋齐梁陈;北方则是五胡十六国、北魏以及东魏-、西魏-北周。

虽南北分治,但并非由统一到分裂。

这有些像宋以后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部族的对抗 只是这时所谓中原王朝的版图已退至江淮以南,而北方的游牧部族所控制的区域南下到了黄河流域。

但又不同于蒙元、满清那样以异民族的姿态、般整合东亚大陆的统一方式。

五胡十六国,特别是此后的北魏。

因长期占据黄河流域这一中原的核心地带,及其深入的汉化,自认为具备了与江淮以南政权争正统、争正朔的政治、文化资本,从而又具有了传统的从分裂到统一的政治色彩。

隋帝国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那么快就被推翻了呢? 535年,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9年,隋朝征服了陈朝,统一了中国。

西魏-北周,与东魏-北齐,本属同根,但长期的征伐,使双方有强烈的敌意。

这种敌意,并没有随着北周吞并北齐而减弱。

相反,北周以征服者的姿态,歧视原北齐控制的所谓山东之人,称其为机巧奸伪,避役游惰之民。

这就是《·食货志》所称的:是时山东尚承齐弊,机巧奸伪,避役游惰者十六七。

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

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

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

对北齐社会的高层,也采高压态势,牟发松《旧齐士人与周隋政权》 《文史》2003年第一期已多所论述。

网络配图 灭陈后,隋对南方也采取高压政策。

时苏威受命巡抚江南,《·苏威传》称:江表自晋已来,刑法疏缓,代族贵贱,不相陵越。

平陈之后,牧人者尽改变之,无长幼悉使诵五教。

苏威加以烦鄙之辞,百姓嗟怨。

使还,奏言江表依内州责户籍。

上以江表初平,召户部尚书张婴,责以政急。

时江南州县又讹言欲徙之入关,远近惊骇。

饶州吴世华起兵为乱,生脔县令,啗其肉。

于是旧陈率土皆反,执长吏,抽其肠而杀之,曰更使侬诵五教耶。

当地民众这场规模不小的武装反抗,终被镇压。

周隋攻灭了北齐、陈朝,建立了统一的帝国,由地方政权变成了全国性的中央政权,但是,在政治理念上,却没有随着版图的扩大而扩大。

没有同时完成地方政权中央化的历程。

强迫原北齐、陈朝的上层人物入关,并不是为了扩大统治基础,而是旨在控制。

中下层人士想入仕,却遭到排挤。

仍旧以一个地方人物为中心、以一个地方政权的心态,来控制一个全国性的政权,这是当时政治上的一个主要问题。

统一全国十五年之后的604年,死,其子即位,是为历史上著名的。

隋炀帝在位不足十五年,以618年他在江都遇害为标志,隋帝国实质上已结束了。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执政的十五年,没有能完成关中地方政权的中央化,那么在隋炀帝执政的十五年,是否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付诸解决呢? 604年七月,隋炀帝即位于仁寿宫。

十一月到洛阳,发丁男数十万掘堑,自龙门 今山西临汾河津东接长平 今山西高平、汲郡 今河南汲县。

抵临清关 今河南延津,度河,至浚仪 今河南开封、襄城 今河南临汝,达于上洛 今陕西商县,以置关防 《隋书·炀帝纪上》。

网络配图 这是围东都洛阳一圈,掘堑、设置关防。

营建东都,政治中心东移,说明隋炀帝有关中政权中央化的意识,但仍然是自设关防、设关自固的思维。

这实际是将关中的关向东扩大而已。

与此相关的,就是疏通运河,以东都为中心,西北抵涿郡 今北京,东南到江都 今扬州。

加强了关中与山东、江淮的沟通和联系,以促进在政治地理意义上的联为一体。

当然,他的几次巡行和耀兵,都是通过威慑而旨在加强对久与关中为敌的山东、江淮,特别是对山东的控制。

我们再通过《隋书·炀帝纪》来看一下他在位十五年的行程。

605年八月,幸江都,606年四月返东都。

607年四月至八月,沿黄河西岸,北上至榆林,入楼烦关,至太原,返东都。

608年三月至八月,至五原,祠恒岳,返东都。

609年二月,自东都返京师。

三月,巡行陇右,沿洮河西上,在今刘家峡附近渡黄河,至今青海乐都;经祁连,至张掖,九月入长安。

十一月幸东都。

610年三月,到江都。

611年二月,自江都乘船,经通济渠,北上涿郡,准备攻打辽东。

612年正月,大军集涿郡,七月失利班师,九月至东都。

613年二月征兵讨高丽,四月至辽东,六月发生杨玄感之变,班师。

网络配图 614年二月,议伐高丽,三月至涿郡,八月班师。

十月至东都,还京师,十二月又至东都。

615年五月,至太原,避暑汾阳宫,八月至雁门,被突厥围,九月围解,十月返至东都。

616年七月,到江都。

618年三月,被等杀。

他即位后,在长安呆的时间极少。

除巡行外,他主要是在江都和东都。

进攻高丽,是他执政期间的一个转折点。

自此,山东民众,即所谓山东豪杰开始暴动。

613年,伴随着民众暴动的扩大,作为统治集团的高层人物,杨玄感起兵反叛。

这一年,隋朝政治急转直下,以615年隋炀帝被围雁门为标志,隋帝国的控制力大为减弱;次年隋炀帝到江都。

最后的两年多时间,他一直呆在江都。

隋炀帝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攻打高丽,一直是学界的一个话题。

按理说,高丽并没有对隋帝国构成实质性的危害。

对隋帝国构成实质性威胁的突厥,隋炀帝倒很理性,采取的是守势。

我们认为,结好突厥,是为了震慑高丽;而攻打高丽,是为了威慑河北和河东。

607年、608年他两次巡行河套地区,612年、613年、614年三次攻打高丽,其真实的政治目的,始终是针对河北和河东。

河北、山东一直是成为中央政权却仍固守关陇地域性的隋王朝的假想敌。

这既与关中的西魏-北周与东魏-北齐的长期征战有关。

也与隋文帝杨坚控制北周政治、尉迟迥起兵于邺 今河南安阳北,炀帝即位、其弟汉王杨谅起兵于并州 今山西太原有关。

网络配图 尉迟迥起兵,北结高宝宁以通突厥,南连陈人,许割江淮之地 《北史·尉迟迥传》。

尉迟迥起兵是在河北,但隋文帝颇以绛、汾为忧。

尉迥之作乱也,高祖忧之,谓 韦世康曰:‘汾、绛旧是周、齐分界,因此乱阶,恐生摇动。

今以委公,善为吾守。

’ 《隋书·韦世康传》汉王谅起兵时,他的两位重要谋士是南朝梁的大将王僧辩之子和陈将。

劝汉王说:王所部将吏家属,尽在关西,若用此等,即宜长驱深入,直据京都,所谓。

若但欲害据旧齐之地,宜任东人。

《隋书·文四子杨谅传》无论正方、反方,都是从区域政治的对抗着眼来思考问题,利用或防范的,都是关东和江淮,尽管也许这种区域对抗在当时的实际政治生活中,并没有当事人想象得那么严重、那么大。

对隋朝短命的认识与理解,亦复如此。

这也多少印证了那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名言。

瓷器的故事利西马科斯(Lysimachus)简介探寻唐代黑石号沉船宝藏,6万件古董价值4000万美金佛罗里达州温特帕克天坑,游泳池一夜间变天坑神奇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施加一个小小的力量就可以毁灭世界

标签:

推荐阅读

  • ​宇文阐是杨丽华生的吗

    宇文阐是杨丽华生的吗 581年,周静帝宇文阐禅位杨坚,此后杨坚登基称帝,建立隋朝。宇文阐继位时只有6岁,根本没有处理事务的能力,这就给了杨坚篡位的好机会。但杨坚做了一件...

    2025-09-13 08:02:09
  • ​裴炎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杀?

    裴炎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杀? 裴炎是唐高宗时期宰相,他是唐高宗的顾命大臣,受遗诏辅政。唐高宗死后,武则天总览大权,距离称帝仅一步之遥。裴炎虽然没有刻意...

    2025-09-13 08:00:04
  • ​赵国拥有大量骑兵,为什么没能打败秦国?

    赵国拥有大量骑兵,为什么没能打败秦国? 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是战国后期东方六国最强大的国家,与秦国展开了数十年的争霸。下...

    2025-09-13 07:57:58
  • ​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灭国之战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灭国之战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灭国之战是什么样的?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公元1234年,蒙古帝国和南宋联手,联合对已经摇摇欲...

    2025-09-13 07:55:52
  • ​古代掌上舞是哪位美人

    古代掌上舞是哪位美人 唐代诗人徐凝作《汉宫曲》题写了:水色箫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可见汉代皇后赵飞燕精美绝伦的舞蹈技艺,广为传诵...

    2025-09-12 07:20:39
  • ​古代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

    古代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 在中国古代,左尊或右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时代和不同的领域、场合,存在著不同的规定。先秦至西汉,总体以右为尊。其中先秦及秦朝侧...

    2025-09-12 07:18:34
  • ​古人用什么擦屁股

    古人用什么擦屁股 唐宋时期,就有专门的工匠做这个厕筹,南方工匠一般都用竹子,北方工匠一般都用木头,用刀削成15厘米长,2厘米宽的小木板。 在当时,皇家和民间一样,都是用...

    2025-09-12 07:16:28
  • ​武则天晚年的男宠为何个个悲惨

    武则天晚年的男宠为何个个悲惨 武则天晚年的男宠为何个个悲惨 武则天最出名的四个男宠却是最后都挺惨的,首先第一个是薛怀义,当时的薛怀义是被武则天的女儿推荐上来的,武则...

    2025-09-12 02:49:09
  • ​古代女太监竟真实存在

    古代女太监竟真实存在 历史上,女太监其实真实存在 提到古代的太监,那肯定很多人便是想到是男性,然后经过一些过程,变成了太监,而历史上也确实几乎都是男太监,但是,历史上...

    2025-09-12 02:47:03
  • ​诸葛亮为何打仗坐轮椅

    诸葛亮为何打仗坐轮椅 诸葛亮为何老是坐轮椅打仗 诸葛亮在打仗的时候总是喜欢坐着轮椅,可是历史上并没有关于诸葛亮有腿部残疾的记载,如果说是因为身体不适,那么一两次坐着...

    2025-09-12 02:44:57
  •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女儿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比较多。其中“中秋”一词最早源于《礼记·月...

    2025-09-12 02:42:52
  • ​成吉思汗破城后

    成吉思汗破城后 成吉思汗破城后 成吉思汗大家都知道,他这一生骁勇善战,一生都在打仗中度过,甚至连自己最后的生命,都是因为在与西夏的战争中结束的,那么成吉思汗在这么多...

    2025-09-12 02:40:46
  •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近乎完美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近乎完美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一个皇帝 提到历史上皇帝,出名的是有很多,虽然很多的皇帝在位期间都是有着很多的好评,也有着盛世的局面,但是多多少少...

    2025-09-12 02:38:41
  • ​她是家妇再嫁成为皇妃

    她是家妇再嫁成为皇妃 她是家妇再嫁成为皇妃 这里说的这个传奇的女人便是王娡,原先王娡只是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后来也是嫁入一个平民家中为妻,丈夫对她很好,但是王娡的母...

    2025-09-12 02:36:35
  • ​关羽自称女儿为虎女

    关羽自称女儿为虎女 关羽自称女儿为虎女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这里虎女中虎的意思是是指像老虎一样凶猛,而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虎头虎脑的意思是,那么当时关羽为何这么称呼自...

    2025-09-12 02:34:30
  • ​为何嬴姓如此少见

    为何嬴姓如此少见 为何秦始皇的“嬴”姓很少见 大家所熟知的嬴政,便是嬴姓,但是似乎整个历史长河中,除了嬴政之外,就再也没有见过姓嬴得人了,为什么说这个姓氏这么少见呢...

    2025-09-12 02:32:24
  • ​徐庶弃剑从文的真实原因

    徐庶弃剑从文的真实原因 徐庶离开刘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徐庶从小并不爱学习,而是喜欢武艺,性格品行是喜欢任侠好事,喜欢替人打抱不平。后来徐庶因为替人出头,为人报仇,犯...

    2025-09-12 02:30:19
  • ​“卢阎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卢阎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明朝末年,文贵武贱,为了满足军事行动的需要,便诞生了明朝特有的进士将领,其中就有号称卢阎王的,卢象升。1629年,清军入寇,卢象升散尽家财,...

    2025-09-11 22:20:13
  • ​历史中郭嘉都出过哪些计策

    历史中郭嘉都出过哪些计策 三国郭嘉都出了哪些计谋 历史中的郭嘉提出了十胜十败,并且为曹操的势力壮大了很多,而且也为曹操制定了远期和近期的目标,成为了曹操最信任部下,...

    2025-09-11 22:18:06
  •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策?

    火烧赤壁是谁的计策? 火烧赤壁到底是谁的计谋? 问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最精彩,我想很多人都会选择三国,三国时期是群星璀璨的时代,人才辈出。其中里面很多的精彩历史故事,也...

    2025-09-11 22: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