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用让网 > 历史 > >正文

​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时明朝还有百万军队 他们为何没有救崇祯

摘要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时明朝还有百万军队 他们为何没有救崇祯 对李自成和崇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明代大军还有百万,为...

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时明朝还有百万军队 他们为何没有救崇祯

对李自成和崇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明代大军还有百万,为何没有赶来救崇祯帝呢?

1644年正月,李自成从西安出发,开始向北京进军。

此刻,尽管大明的精兵强将已在农民军与清军的连番打击下损耗大半,但其名义上仍然拥有号称百万的大军,至少尚有一战之力。

可是,短短一个多月里,起义军就挺进一千多公里,攻下了坚固设防的北京!

其间,大明根本没有组织起大规模抵抗,号称百万的大军似乎不见踪影!

这是怎么回事呢?

拒绝集结大军的崇祯

早在李自成发起攻势之前,总督陕西军务的兵部右侍郎余应桂就提出了集结大军的建议。

余应桂上奏:李自成军号称百万,不是闹着玩的,“非天下全力剿之不可”!应该让左良玉、吴三桂及高杰、唐通、周遇吉、刘泽清等各路大军集结到真(定)保(定)之间,由史可法或王永吉持尚方宝剑,并力对抗李自成。

比之当时朝堂群臣不痛不痒的上奏,这算是一个比较靠谱的建议了。

可是,余应桂得到的回复是一顿痛斥!

原来,当时,孙传庭战死,余应桂奉命前去接替孙传庭总督陕西。

可是,崇祯只给了余应桂1000人,所携带的钱财也只够这1000人的饷银。余应桂赶到山西时,发现陕西已经基本被李自成搞定了,他这千把人不够人家塞牙缝,便停留在山西不敢走。

因此,崇祯对余的回复是:你总督陕西,却既不敢入秦,又不积极部署河防(那么点钱,怎么部署呀),却空谈起这些事情来!庸怯可知!

崇祯之所以拒绝余的建议,倒不完全是因为余没去陕西。

事实上,当时的崇祯,有自己的考量。

崇祯的算盘

要调动大军,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

当时,吴三桂正在宁远,承担着抗清的任务;左良玉在当年一、二月时,仍与张献忠在湖南作战;其余各将也都有自己的任务。

集结大军,意味着直接放弃全国各地的若干战场,代价太大,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这么干。

而当时的崇祯,并不认为已经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

“京师之安危,常视山西之治乱”,山西是当时的关键。

如果李自成不能控制山西,专从河南进军,侧翼受山西明军的威胁,农民军的千里纵深将变成千里正面,十分被动。(当年安史之乱时安禄山犯过的错误)

因此,山西的得失是大明能否防御李自成的关键。

而当时,大同、宣府、居庸关等地本就是边塞要地,是重兵所在,雄关强兵,不怕李自成来。

明军最担心的是自太原出井陉,走保定攻北京,这是最近的路,也是明军防御相对薄弱的区域。

不过,依托太行阻隔,明军只要集结重兵于真定、保定,堵塞井陉口,就能防住李自成。

而且,“且谓真保不支,犹可调宣、大兵之半以援畿辅也”,即便井陉阻不住,从宣府、大同抽调一半兵力,也足以防住李自成。

看起来,依托太行山的阻隔、雄关坚城,明军即便不调动吴三桂、左良玉等部,也依然足以防御李自成。

事实上,当时大明尚可阻击大顺军,不单是大明如此看,就是大清也是这么看的。

当时,多尔衮以顺治的名义致书李自成,表示要“协谋努力并取中原”。可见:大清判断大明与大顺的战争形势仍不明朗,至少不可能短时间结束,否则,也就不必多此一举了。

然而,形势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出乎所有人预料的进展

首先出人预料的,是李自成的进军路线。

李自成除以刘芳亮率军自河南进军外,自率主力,直接进攻明军“天下重兵所在”的大同、宣府、居庸关方向!

很快,李自成就吃了个瘪。

在宁武,由于周遇吉拼死抵抗,李自成军苦战四日,伤亡万余人才破城。

李自成等人心灰意冷:宁武虽破,但农民军受床以深。前面大同兵十万、宣府兵十万,居庸兵二十万,阳和等镇兵合二十万(数据来自《明季北略》,应是“号称”数据),如果都像宁武这么打,我们还有什么什么机会?不如先回陕休息,以后再说。

可是,历史在这个时候,仿佛给李自成开了一个外挂。

此后,大同、宣府、居庸关、昌平等地文武纷纷不战而降!

原本被认为是“天下重兵所在”的各地,连打都没打,就瞬间投降了!

这个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变化,使历史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崇祯调兵

形势陡然变化,崇祯被迫开始不惜代价调兵了。

这个时候,左良玉等人是远水难解近渴了,不过吴三桂、唐通、刘泽清等人还可指望!

可是,这是一次仓促无果的调兵。

如果吴三桂只率精骑来援,应该是赶得及的。

可是,现在吴三桂是要放弃宁远!

明军在辽东实施的是“辽人守辽”的方略,宁远的将士多是辽东人。

他们在辽东与清军常年血战,将士们当然不放心将家属、居民留给清军!

因此,吴三桂带着宁远居民、家属50余万人缓慢迁徙,每天只能走数十里,到十六日才抵达山海关,此时李自成已逼近北京。

吴三桂是行动缓慢,刘泽清则是调头走了。他从彰德到临清,不敢北进,大掠一番后南逃了。

只有唐通带了8000兵抵达了彰义门,但很快就受不了宦官的鸟气,率部去了居庸关,并于不久后加入了“迎闯王”的队列。

调了半天兵,调了个寂寞,一个兵都没调过来!

迅速破城,崩盘

即便如此,北京毕竟是经营二百年的统治中心,城防工事坚固,依常理,守一阵子还是可以的。

只要守一阵子,崇祯依然可以指望调兵来救。

然而,一切再次出乎所有人预料。

李自成一抵达北京城,城外的三大营就投降了。

此时,李自成仍然没有破城把握,提出条件,只是要求分陕为王。

可是,很快,守城明军纷纷投降,守彰仪门的太监开门,京师陷落。

自17日抵达北京,到19日晨破城,不过1天多,就算人家想来救也来不及呀!

大明,亡了。

积弊总爆发

事实上,完全不必为“百万大军”没有赶去京师救援而遗憾。

因为:这“百万大军”,后来绝大多数都麻溜降清了。

号称“百万大军”,实际上几乎等于零。

大明已经失去了军心。

大顺军进攻宣府时,总兵投诚,巡抚朱之冯悬赏守城,“无一应者”。

大顺军进攻北京时,守城将士不用命,任凭鞭打也无济于事。

而一路之上,明军将领更是投诚的领头人。

一路之上,明军的总兵、副将,能躲则躲,躲不开的就麻溜“迎闯王”。

这一切,其实是大明积弊的总爆发。

大明的卫所兵不堪用后,自戚继光开始,大明逐渐依赖募兵。

募兵制,一度改善了明军的战斗力,但其弊端很快体现出来。

一方面,后来的将领不像戚继光一样严格招募,募后也不严格训练,因此,募兵的成分非常混乱,战斗力很差。大部分募兵其实就是破产农民,他们对大明谈不上什么忠诚,反而更加容易受到农民军政策的影响。

另一方面,兵为将有,大军成了将领们的私人财产。

因此,士兵动辄哗变,将领拥兵自重,是明末大军的常态。

而大明长期以来的以文制武,以太监干涉军事,以及崇祯滥杀大臣等问题,也使武将对大明毫无忠诚可言。

而先降的白广恩劝降大同姜穰时的信件,则说明了明军将领的态度:我辈为文官所抑,跟狗马差不多。现在闯王强大,朝中奸佞当道,我们即便立功,也会遭到奇祸!

如此将士,虽有百万,又有什么用呢?

崇祯有号称百万的大军,却根本指望不上。

后来的南明代廷,指望得上的只是大西、大顺等“贼军”余部,而正规明军,投降得都很麻溜。

如此大明,虽有百万大军,又有什么用呢?

标签:

推荐阅读

  • ​金日磾(汉武帝托孤大臣)

    金日磾(汉武帝托孤大臣) 金日磾介绍 金日磾(mì dī)(前134~前86年),本姓金天氏,字翁叔,凉州武威(今甘肃省武威市)人,匈奴族。西汉时期政治家、托孤大臣,汉昭帝刘弗陵...

    2025-09-13 08:12:38
  • ​古代将军真的能以一敌百吗 将军对战普通士兵真的像砍瓜切菜吗

    古代将军真的能以一敌百吗 将军对战普通士兵真的像砍瓜切菜吗 真实的古代将军实力如何,与普通士兵对抗,是否真的能以一敌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

    2025-09-13 08:10:32
  • ​崇祯皇帝为何要为“洪承畴”设坛祭奠?

    崇祯皇帝为何要为“洪承畴”设坛祭奠? 说到崇祯其实大家也知道的很多人都说他不好,也有的人说他是有自己的方法的,但是就是争议非常大,这其中有一件事情小编就非常的不明白...

    2025-09-13 08:08:27
  • ​张一山(中国内地男演员)

    张一山(中国内地男演员) 张一山简介 张一山,1992年5月5日出生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代表作有《家有儿女》《余罪》《春风十里,不如你》...

    2025-09-13 08:06:21
  • ​隋朝何以如此短命探析隋朝灭亡的真正真相

    隋朝何以如此短命探析隋朝灭亡的真正真相 公元581年,外戚篡夺北周帝位,建立了;589年,隋朝出兵平陈,统一了中国,617年,隋朝被李渊建立的取代。 前后三十七年;如果从统一全国算...

    2025-09-13 08:04:15
  • ​宇文阐是杨丽华生的吗

    宇文阐是杨丽华生的吗 581年,周静帝宇文阐禅位杨坚,此后杨坚登基称帝,建立隋朝。宇文阐继位时只有6岁,根本没有处理事务的能力,这就给了杨坚篡位的好机会。但杨坚做了一件...

    2025-09-13 08:02:09
  • ​裴炎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杀?

    裴炎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杀? 裴炎是唐高宗时期宰相,他是唐高宗的顾命大臣,受遗诏辅政。唐高宗死后,武则天总览大权,距离称帝仅一步之遥。裴炎虽然没有刻意...

    2025-09-13 08:00:04
  • ​赵国拥有大量骑兵,为什么没能打败秦国?

    赵国拥有大量骑兵,为什么没能打败秦国? 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是战国后期东方六国最强大的国家,与秦国展开了数十年的争霸。下...

    2025-09-13 07:57:58
  • ​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灭国之战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灭国之战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灭国之战是什么样的?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公元1234年,蒙古帝国和南宋联手,联合对已经摇摇欲...

    2025-09-13 07:55:52
  • ​古代掌上舞是哪位美人

    古代掌上舞是哪位美人 唐代诗人徐凝作《汉宫曲》题写了:水色箫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可见汉代皇后赵飞燕精美绝伦的舞蹈技艺,广为传诵...

    2025-09-12 07:20:39
  • ​古代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

    古代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 在中国古代,左尊或右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时代和不同的领域、场合,存在著不同的规定。先秦至西汉,总体以右为尊。其中先秦及秦朝侧...

    2025-09-12 07:18:34
  • ​古人用什么擦屁股

    古人用什么擦屁股 唐宋时期,就有专门的工匠做这个厕筹,南方工匠一般都用竹子,北方工匠一般都用木头,用刀削成15厘米长,2厘米宽的小木板。 在当时,皇家和民间一样,都是用...

    2025-09-12 07:16:28
  • ​武则天晚年的男宠为何个个悲惨

    武则天晚年的男宠为何个个悲惨 武则天晚年的男宠为何个个悲惨 武则天最出名的四个男宠却是最后都挺惨的,首先第一个是薛怀义,当时的薛怀义是被武则天的女儿推荐上来的,武则...

    2025-09-12 02:49:09
  • ​古代女太监竟真实存在

    古代女太监竟真实存在 历史上,女太监其实真实存在 提到古代的太监,那肯定很多人便是想到是男性,然后经过一些过程,变成了太监,而历史上也确实几乎都是男太监,但是,历史上...

    2025-09-12 02:47:03
  • ​诸葛亮为何打仗坐轮椅

    诸葛亮为何打仗坐轮椅 诸葛亮为何老是坐轮椅打仗 诸葛亮在打仗的时候总是喜欢坐着轮椅,可是历史上并没有关于诸葛亮有腿部残疾的记载,如果说是因为身体不适,那么一两次坐着...

    2025-09-12 02:44:57
  •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女儿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比较多。其中“中秋”一词最早源于《礼记·月...

    2025-09-12 02:42:52
  • ​成吉思汗破城后

    成吉思汗破城后 成吉思汗破城后 成吉思汗大家都知道,他这一生骁勇善战,一生都在打仗中度过,甚至连自己最后的生命,都是因为在与西夏的战争中结束的,那么成吉思汗在这么多...

    2025-09-12 02:40:46
  •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近乎完美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近乎完美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一个皇帝 提到历史上皇帝,出名的是有很多,虽然很多的皇帝在位期间都是有着很多的好评,也有着盛世的局面,但是多多少少...

    2025-09-12 02:38:41
  • ​她是家妇再嫁成为皇妃

    她是家妇再嫁成为皇妃 她是家妇再嫁成为皇妃 这里说的这个传奇的女人便是王娡,原先王娡只是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后来也是嫁入一个平民家中为妻,丈夫对她很好,但是王娡的母...

    2025-09-12 02:36:35
  • ​关羽自称女儿为虎女

    关羽自称女儿为虎女 关羽自称女儿为虎女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这里虎女中虎的意思是是指像老虎一样凶猛,而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虎头虎脑的意思是,那么当时关羽为何这么称呼自...

    2025-09-12 02: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