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用让网 > 杂谈 > >正文

​“鬼子专业户”陆彭,演技好到以为他是日本人,而如今他去哪了?

摘要“鬼子专业户”陆彭,演技好到以为他是日本人,而如今他去哪了? 陆彭,这个名字对于大众来说,多少有些陌生。即使是抗战剧的铁粉,也未必能立即将他和那些深入人心的“鬼子”...

“鬼子专业户”陆彭,演技好到以为他是日本人,而如今他去哪了?

陆彭,这个名字对于大众来说,多少有些陌生。即使是抗战剧的铁粉,也未必能立即将他和那些深入人心的“鬼子”形象联系起来。

然而,只要提起《亮剑》中冷酷无情的山本一木,很多人便会恍然大悟:“原来是他!”。

《亮剑》山本一木

2005年,《亮剑》的播出引发了收视狂潮,剧中的一众演员也因此走红,陆彭自然也不例外。他将山本一木这个冷酷无情的日本军官演绎得淋漓尽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这次意外的成功,也给陆彭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境。

《亮剑》之后,找陆彭拍戏的剧组络绎不绝,但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日本军官角色。他先后在《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草原春来早》、《功勋》、《军刀》等多部抗战剧中饰演了各种类型的日本军官,从矢野毅到板垣征郎,从黑木茨到山田,他几乎成了“鬼子专业户”。

这些角色虽然让他获得了更多的表演机会,但也限制了他的戏路,使他难以突破固有的形象。更糟糕的是,由于长期扮演反派角色,陆彭的观众缘也受到了影响。

追逐戏剧梦想

谁能想到,在人生的前三十年,陆彭与表演艺术几乎毫无交集。

陆彭出生于1968年7月2日,江苏徐州,求学、工作、结婚、生子,人生轨迹按部就班,波澜不惊。

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的他,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在徐州教育学院任职,过着稳定而平凡的生活。如果一切照旧,他或许会一直这样走下去,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直到退休。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1997年悄然转动。那一年,陆彭被派往南京师范大学进修,一次看似普通的讲座,却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柯岩的到来,吸引了众多学生,在互动环节,陆彭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拘谨地写纸条提问,而是选择直接站起来,与柯岩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他从容不迫的举止和流畅的表达能力,给在场的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起了南京师范大学南国剧社负责人的注意。正是这次意外的亮相,让陆彭接触到了戏剧表演,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受邀参加南国剧社的话剧排演后,陆彭逐渐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对表演的热爱。他参与了《幸福的黄手帕》、《永远的吉他》等话剧的演出,在舞台上体验着不同角色的人生,感受着表演艺术的魅力。

这段经历不仅让他发现了自己的另一面,也坚定了他追逐表演梦想的决心。进修结束后,陆彭的心已经无法再平静地回到过去的生活。

他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演员,将自己的表演天赋展现给更多人。这个想法一旦萌生,便如野火般迅速蔓延开来,最终促使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研究生。

对于一个已经30多岁,并且拥有稳定工作的男人来说,这个决定无疑是充满风险的。

这意味着他必须放弃现有的工作和生活,但这并没有动摇陆彭的决心,他深知,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不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将会留下永远的遗憾。

初入演艺圈

2002年,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34岁的陆彭终于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研究生。这对于他和他的家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陆彭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家庭的经济压力骤然增大,妻子不得不独自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幸运的是,陆彭的妻子是一位贤内助,她对丈夫的梦想给予了无条件的支持,默默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然而,成为一名演员并非易事。尽管陆彭拥有研究生学历,但由于缺乏实际表演经验,再加上年龄偏大,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人问津。他向许多剧组投递了简历,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

好不容易因为《亮剑》剧组,陆彭有了露脸的机会,但是因为颜的过于惟妙惟肖,反而阻碍了他扩宽戏路。

进修博士学位

然而,陆彭并没有被这些负面评价所击倒。他深知,演员的职责就是塑造好每一个角色,无论正面还是反面。

他将观众的批评视为对自己的鞭策,不断磨练自己的演技,努力将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更加出彩。与此同时,陆彭对知识的渴望也从未停止。在演艺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他竟然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攻读电影学博士学位。

2008年,陆彭的演艺事业正处于上升期,片约不断,但他却毅然选择暂停拍戏,全身心投入到博士学位的攻读中。这个决定在演艺圈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一个演员会在事业的黄金时期选择回到学校深造。在他们看来,名利双收才是演员的终极目标,而陆彭的做法却显得格格不入。

最终,他成功地获得了电影学博士学位,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博士毕业后,陆彭并没有选择继续在演艺圈发展,而是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一名大学教师。

他先后在上海电影学院和江苏师范大学传媒影视学院任教,将自己多年的表演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传授给年轻一代。这个选择再次让许多人感到意外。

回到江苏师范大学任教,对于陆彭来说,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意义:结束与家人的两地分居。自从2002年考研离开家乡,陆彭与妻子和孩子一直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

他深知妻子独自一人抚养孩子的艰辛,也明白自己对家庭的亏欠。回到家乡工作,让他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弥补多年的遗憾。

在荧幕上,陆彭塑造了众多冷酷无情的“鬼子”形象,但在生活中,他却是一位温柔体贴的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

在陆彭看来,家庭的幸福比任何名利都重要。他深知,家是心灵的港湾,是疲惫时的依靠。

无论在外面经历了多少风雨,回到家,看到妻子和孩子的笑脸,一切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他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刻,用心经营着这份平凡而伟大的幸福。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