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用让网 > 杂谈 > >正文

​以色列想要我们敬畏犹太人?寡廉鲜耻之徒,有什么值得可敬畏之处

摘要以色列想要我们敬畏犹太人?寡廉鲜耻之徒,有什么值得可敬畏之处 自从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到大规模屠杀以来,世人对他们抱有同情和包容心。然而近年来以色列政府对巴勒斯坦人长...

以色列想要我们敬畏犹太人?寡廉鲜耻之徒,有什么值得可敬畏之处

自从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到大规模屠杀以来,世人对他们抱有同情和包容心。然而近年来以色列政府对巴勒斯坦人长期的种族压迫和迫害行为,已经触犯人权和道义下限,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以色列政府及其极端民族主义者的真实面目。

他们虽然声称要实现“犹太民族复国”,但实际上却在践踏着巴勒斯坦人的血泪与希望。今天,我们有必要站出来,揭开他们的面纱,审判他们的恶行,确立国际社会应向正义倾斜的立场。

以色列政府长期以来对巴勒斯坦的迫害侵害无数

根据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报告,以色列对待巴勒斯坦人长期存在种族隔离、政策歧视和暴力迫害等恶劣行为。

种族隔离。以色列政府以“安全”为借口,实施了种族隔离政策,将巴勒斯坦人驱逐入狭小禁区,剥夺他们基本公民权利。例如在西岸地区修建高墙,分割巴勒斯坦人的生活与土地。

歧视政策。以色列政府通过法律和制度,实施针对巴勒斯坦人的严重歧视,如限制居住权和工作权、剥夺医疗资源等。这构成了系统性的残害。

暴力镇压。以色列安全部队经常无差别击毙巴勒斯坦平民,包括儿童在内,采取屠杀和报复性行动。

掠夺土地。以色列政府采取强硬手段,非法没收巴勒斯坦人的土地资源,大规模建立犹太人定居点。这严重削减了巴勒斯坦人的生存基础。

断绝经济来源。以色列政府长期封锁巴勒斯坦地区,切断其与外部的贸易往来与投资渠道,致使巴经济陷入困顿。

可以看出,以色列政府掏空了国际法及人权法对待巴勒斯坦人的最低保障,这在世界上属罕见。凭什么我们还要称他们为“上帝的选民”?

以色列政府否认自己的真实本质

以色列政府常声称他们要实现“犹太复国主义”,捍卫“以色列的国家安全”。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他们为掩盖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本质而编造的谎言。

他们不追求民主。以色列的选举制度与法律框架本身就有重大缺陷,无法确保巴勒斯坦公民得到平等参政权。

他们否认巴勒斯坦人的历史渊源。《圣地三大宗教共存原则》被以色列政府弃如敝屣,阻断巴人对圣地的宗教访问。

他们违反犹太教义。狭隘地只承认自己的民族与宗教身份,却践踏普世的同情心与正义感,这与犹太教的基本教义背道而驰。

他们以武力谋取利益。长期以来,以色列采取武力扩张主义与恐怖主义行动,比如收缴邻国土地,以武力逼迫巴进行“和谈”,实为侵略之实。

他们不尊重人权。以色列政府否认巴人享有平等生存权,甚至宣布只有犹太人才能在以色列获得公民资格,这完全触犯人权法的禁止种族歧视原则。

以色列政府所称的“民族国家”不过是一种新式法西斯主义,它否认其他民族的居住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和人权,这根本无法成为它行为合法性的借口。凭什么我们还要称他们为“上帝的选民”?他们只是寡廉鲜耻之徒而已。

国际社会不该视而不见

面对以色列长期对巴的邪恶行径,国际社会不应保持沉默与回避。

联合国应严肃谴责。以色列政府深深踐踏《国际人权法》与《日内瓦公约》,联合国应强硬采取制裁措施。

政府应改变立场。西方国家不该经济和军事上支持以色列,应当同情心向巴人取向。

民间声援行动。世界各地的和平人士应发起抗议活动,揭露以色列的真面目,唤醒世人的同情心。

媒体应公正报道。国际主流媒体不应以色列自为正义,应全面披露事件的真相让公众裁判。

文化界声援重要。艺术家与学者用艺术与理论加强舆论导向,营造支持巴利民的文化浪潮。

只有国际社会整体行动起来,以色列政府才可能停止镇压、结束占领、实现真正和平。否则这个充斥血腥的地方将久久无法治愈。我们不能再袖手旁观。

以色列政府制造出的种族隔离定居区、生死营、高压管制体系,以及长期的军事镇压与土地偷窃,已经完全丧失任何借口与道义制高点。

国际社会不该再信以色列政府自我安抚的谎言,也不该再称他们为“上帝的选民”。我们应为巴勒斯坦民众发声,要求以色列政府承担历史的责任,结束种族压迫,实现两国和平。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