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守军曾是朱德手下败将,为何红军三次攻打,均告失败?
赣州守军曾是朱德手下败将,为何红军三次攻打,均告失败?
作者:卡迪罗
发生于1932年2至3月的赣州战役,是红一方面军一次惨痛的失利。此次战役,红3军团军军团长彭德怀指挥所部及以肉搏战著称的红7军,强攻赣州城月余未克,最后遭蒋军嫡系部队第18军利用地道战术奇袭,被迫撤退。此战仅红3军团就伤亡3000余人,师长侯中英也遭蒋军俘虏后杀害。
事实上,回顾红一方面军的征战历程,就可以发现,这已经是红军第三次折戟于赣州城下,除了城池坚固,红军缺乏必要的攻城武器等因素外,另一个导致红军三次攻城均告失败的重要因素是,在赣州守城的滇军第12师34旅虽为蒋军旁系部队,但也具有相当战斗力,且十分顽固,与一般的蒋军杂牌军、旁系军还是不同的。
第12师的前身是北伐战争前,在滇军混战中被逐出云南的原军阀顾品珍手下一部。在加入中山先生麾下后,这部分滇军中又有一批人不看好前途,转而投降北洋军阀吴佩孚,并得到了北洋军第6师的番号。哪晓得才没几年,革命军北伐,把吴佩孚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这个一向见风使舵的第6师便又投降了北伐军。
当时北伐军中的几个军都以地域为单位,北伐军中的云南人部队,也就是当初继续跟随中山先生的顾品珍余部,现在已经被授予第3军的番号,军长则是朱德在滇军时期的老朋友朱培德。朱培德当然不放过这个扩张势力的好机会,便将北洋军第6师与新招募的2000云南子弟兵一起,合编为北伐军第9军,军长金汉鼎恰好又是朱德的老朋友。
北伐军第3军军长朱培德,第9军军长金汉鼎
毛、朱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余部在井冈山会师后,声势日渐浩大,蒋氏急调正在江西的第31军(原第9军)27师前去进剿,该师师长杨如轩又是朱德在滇军的老朋友。在杨如轩追击红军的过程中,朱德施巧计突然调头,袭击杨如轩设在永新县城的师部,歼灭蒋军一个团,击毙团长刘安华,杨如轩在混乱中为了逃命,从永新东门城墙上跳下,导致头部负重伤,可谓狼狈至极。
永新战败后,朱德的又一个老朋友、第3军9师师长杨池生率部来支援杨如轩。杨如轩去吉安养伤前,提醒他要注意朱德的游击战法,杨池生却满不在乎得说:“老朱的打法我知道,没啥了不起的。”结果杨如轩还没到达吉安,就传来消息,说杨池生率第9、27师进攻宁冈县城时,在龙源口峡谷遭到红军伏击,全军溃退,仅被俘者就有近500余人。
红军在朱德的指挥下,连续两次以劣势兵力击败第3、31军,甚至还贴出一副对联:“不费红军三分力,消灭江西两只羊(杨)。”让已经担任江西一把手的朱培德,及两个军长王均、金汉鼎都非常难堪。不过幸好蒋氏没有难为朱培德,在之后的军队缩编中,第3、31军都只是由三师九团制的军被缩编为第7、12两个三旅六团制的师。
北伐军第27师师长杨如轩,第9师师长杨池生
朱培德自然很感谢蒋氏为他保留军队,在之后对付红军的战斗中他也更加卖力。毛、朱率红4军从井冈山突围进入赣南、闽西后,第12师为雪之前两负之耻,也跟着一路紧追不舍。考虑到敌强我弱,又是在外线作战,这回朱德总是避开与第12师的正面交锋,反而专打赣南闽西各地战斗力较弱的省防军、民团,帮助各地游击队扩大武装。
1930年3月,滇军与福建地方军阀发生冲突,第12师主力入闽作战,导致整个赣南地区防御空虚。朱德趁机决定攻打赣南重要城市赣州,但想不到的是第12师还在城内布置了一个第35旅70团。由于赣州城防坚固,加上城内还有不少逃亡的赣南各县地主武装,朱德见赣州难以迅速攻克,便下令撤出战斗,这次首次进攻赣州便以失败告终。
不久中原大战爆发,滇军第7、12师主力纷纷北调中原地区参战,只留下第12师34旅把守赣州城,而红军方面,红4军先是入闽开辟根据地,之后又会同其他主力红军一起北上,合编为红1军团,准备进攻武汉、长沙,留在赣南地区的便只有陈毅所指挥的、由地方武装编成的红22军。
陈毅曾任红22军军长
1930年春夏,在湘赣地区高涨的革命形势推动下,赣南十七县大部分地区都已被红色组织掌控,第34旅虽然也时不时出去扫荡,但能实际控制的也只有赣州一城。且在革命宣传的影响下,不少第34旅的官兵也暗中加入了地下组织,在4月的一次扫荡中,第34旅68团的100多名官兵举行火线起义,加入了红22军。
红22军军长陈毅决定趁热打铁,在第68团内部其他地下组织成员的配合下,里应外合拿下赣州城,这就是红军第二次攻打赣州。按计划,把守城门的第68团地下组织将打开城门,迎接红军入城。但由于叛徒告密,第34旅旅长马昆将第67团与第68团紧急对调阵地,并枪毙了16名被捕的地下组织成员。由于得不到城内的策应,红22军最终也还是没能拿下赣州。
马昆是贵州人,参加过讨袁护国战争,说起来也曾是朱德的部下,不过这会儿他显然是官迷心窍,显然舍不得放弃旅长的职务而投奔红军。第68团的部分起义对他而言倒也不完全算是件坏事,使得他能够重新整顿队伍内部,防止再出现起义等类似事件。在之后的一年半里,马昆率第34旅始终坚守在赣州城,不过与城外红军之间倒也相安无事。
滇军第34旅旅长马昆,副旅长寸性奇
1932年2月,上级否定了毛、朱的正确意见,要求红一方面军集中力量先拿下赣州城。虽然第34旅由于长时间困守濒临最前线的赣州城,官兵都已经苦不堪言,就是马昆自己也抱怨自己是旁系军总被嫡系军歧视,这个时候如果做一下工作,是有可能推动马昆起义的。但上级却让红军宣传员喊出“欢迎滇军官兵杀马昆来当红军”的口号,这下逼得马昆只能死守赣州了。
第三次进攻赣州,红3军团与红7军加起来共有1.4万余人,而第34旅加上赣南十七县逃亡地主武装也只有8千余人,并不是说红军就绝无拿下赣州的可能。但在实际攻城战斗中,彭德怀总指挥又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各军攻城时没有协调好统一的时间、爆破城墙时算错炸点,导致城外突击队员被城砖炸死。
原本蒋军嫡系部队18军早就接到了驰援赣州的命令,但军长罗卓英害怕中红军的围点打援之计,实际上一开始都在赣州外围磨洋工,直到发现红军围攻月余仍未有进展时,罗卓英才抓住时机迅速赶来参战,让猝不及防的彭德怀饮恨于赣州城下。红军拿不下赣州,也证明滇军第12师更擅长于守城战而非野外运动战。
赣州战役中被俘的红军官兵
之后为了满足作战需要,滇军第7、12师又被合编为第3军。作为一支蒋军旁系部队,不得不说第3军真是蒋军中一支指哪打哪的劳苦部队,1933-1934年该军被调往皖西地区与红28军作战、1935年被调往浙皖边与红10军团作战、1936年被调往陕甘边与红军三大主力作战,抗战中第3军又在惨烈的中条山会战中损失惨重,赣州战役期间的第34旅副旅长、时任第3军军长寸性奇也在会战中壮烈牺牲。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