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用让网 > 杂谈 > >正文

​“唐代四大女诗人”薛涛五首名诗,清丽雅正,含蓄委婉,率真细腻

摘要“唐代四大女诗人”薛涛五首名诗,清丽雅正,含蓄委婉,率真细腻 导语 薛涛出生于约76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亲薛郧是唐朝的官员,曾任蜀地的刺史。 薛涛自幼聪慧,八九...

“唐代四大女诗人”薛涛五首名诗,清丽雅正,含蓄委婉,率真细腻

导语

薛涛出生于约76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亲薛郧是唐朝的官员,曾任蜀地的刺史。

薛涛自幼聪慧,八九岁就能作诗,通音律,善诗文。 父亲死后,薛涛与母亲居于成都,生活窘困,十六岁遂堕入乐籍,成为歌妓。

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当时的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十分喜爱薛涛,多次将其召到帅府侍宴赋诗,还突发奇想授予薛涛“校书”一职,虽然上表朝廷未被准奏,但“薛校书”之名不胫而走,广为流传。

韦皋死后,武元衡来到成都任职,他听闻薛校书的名声,便准许薛涛脱离乐籍。

薛涛虽然离籍,但早已艳名远播,在她的交际圈中有权倾一方的节度使、著名文人、幕府佐僚、贵胄公子和禅师道流,可谓名动一方。

此后薛涛和著名诗人元稹还有一段情,但最终无果而终。

晚年的薛涛,身着女冠服,深居简出,以制笺为生,孤独终老。

薛涛卒于约831年,在成都有墓地和纪念馆。

第一首《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这是一首诗人薛涛的送别诗。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写的是送别的晚景,水国是指水乡,蒹葭是一种水草,夜晚被月光照射,好像染上了秋霜。月色寒冷,与夜幕下的深青山色相映衬,形成一片苍茫的景象。

这里借用了《诗经·秦风·蒹葭》中的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营造了一种凄凉寂寞的氛围。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这两句是对友人的慰勉和抒发离情之苦。谁言是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相信友情能在一夕之间断绝。千里是指友人即将远行的距离,今夕是指当晚,也就是送别之夜。

离梦是指离别后的梦境,杳是无影无声的意思,关塞是边境要塞,长是遥远的意思。

这首诗用了四句话,就把送别时的景物、情感和心理描绘得十分生动和感人。诗中运用了引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意更加深刻和富有韵味。这首诗被誉为送别诗中的名篇,也体现了薛涛作为唐代女诗人的高超才华。

第二首《筹边楼》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描写了筹边楼的高度和气势,以及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平临云鸟,意味着楼高入云,与天空中的鸟儿相平视。八窗秋,指的是楼上的八个窗户,都能看到秋天的景色。

壮压西川四十州,表示楼的威严和雄伟,能够震慑西川地区的四十个州(一说十四州)。

这些州都是唐朝的边境地区,与吐蕃和羌族等民族相邻。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楼的形象特征,也暗示了楼的军事功能和诗人的时代背景。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边将的批评和忧虑,以及对国家安全的关切。诸将莫贪羌族马,是说边将不要为了羌族的好马而贪图私利,引起战争。羌族是西部的游牧民族,以养马闻名。

最高层处见边头,是说从楼的最高层可以看到边境的尽头。这里有一种反讽的意味,暗示边将们应该把目光放远一些,关注国家的大事,而不是只顾自己的小利。

这两句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不满和担忧,因为当时唐朝与吐蕃、羌族等民族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边疆不稳。

第三首《续父井梧吟》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这首诗据说是诗人八岁时和她的父亲薛郧合作的。诗中描写了一棵庭院里的古梧桐树,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仰和对自然的赞美。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这两句是父亲薛郧所吟的,他用“庭除”二字说明了这棵梧桐树是庭院里唯一的一棵,而且是一棵古树,有着悠久的历史。他用“耸干入云中”来形容这棵树的高大挺拔,树干直冲云霄,显得非常壮观。

这两句既是对梧桐树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的寄托,寓意着他有着高远的志向和崇高的品格。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这两句是薛涛所续的,她用“枝迎南北鸟”来表达这棵树的生机和热情,它不分方向地欢迎各种鸟儿在它的枝头栖息,给它增添了生气和活力。她用“叶送往来风”来表达这棵树的柔美和优雅,它随着风的吹拂而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给人以清凉和舒适。

此处既是对梧桐树的赞美,也是对父亲的敬仰,寓意着她希望能像父亲一样有着广阔的胸怀和风度。

第四首《月》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这首诗是薛涛在十五月圆之际,怀念远方的亲人和友人,表达了她的孤独和无奈之情。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这两句描写了月亮从初生到满圆的变化过程,用了“魄”、“钩”、“扇”、“团”四个字来形容月亮的不同形态。其中,“魄”指月亮的微光,“钩”指月亮像钩子一样细小,“扇”指月亮像扇子一样渐渐变圆,“团”指月亮圆满无缺。

这些字都是生动形象的比喻,体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和丰富想象。“依”字表示月亮的光依附在月亮上,增加了一种柔和之感。

“逐”字表示月亮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增加了一种动感。“汉机”指银河和北斗星,是天空中的时钟,暗示了月亮变化的规律性。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用了“细影”、“圆质”、“人间”、“几处”四个词来表达她的感慨。“细影”指月亮的光影,“圆质”指月亮即将圆满的状态。

这两个词都是对月亮的美好赞美,也暗示了诗人对团圆的渴望。“人间”指人世间,“几处”指不同地方。这两个词都是对分离的悲哀,也暗示了诗人对相聚的无望。“看”字表示凝望月亮,也表示思念亲友。这句话既是一个疑问句,也是一个感叹句,表达了诗人的疑惑和感慨。

这首诗以月为媒,以景抒情,既写出了月亮由钩至团的美丽变化,又写出了诗人由孤独到更孤独的复杂心境。诗中语言自然流畅,意境幽深清丽,情感真挚深切,体现了薛涛作为一个女诗人的细腻和才华。

第五首《柳絮》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

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

这是一首诗描写了薛涛对远方情人的思念和无奈。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这两句写景用杨花和春风来形容二月的气候和景色。杨花是柳絮的别称,轻复微是轻盈而微弱的意思,表示柳絮随风飘散,显得柔弱无力。

春风摇荡惹人衣,说明柳絮不仅飘在空中,还沾在人们的衣服上,给人一种烦恼的感觉。此处既写出了柳絮的特征,又暗示了诗人的心情。

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这两句转抒情,用他家来指代柳絮,表示诗人对柳絮的疏远和不屑。无情物是没有感情的东西,也有不可靠的意思,表示柳絮没有固定的归宿,随风而去。一任南飞又北飞,说明柳絮没有方向和目标,只能任由风的摆布。

此处既表达了诗人对柳絮的不满,又寄托了诗人对情人的怨恨。诗人可能觉得情人像柳絮一样无情无义,不顾她的感受,随意离去。

总结

薛涛的诗歌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大自然、爱情、友情等方面,表现了她的广博知识、深刻感情和宏大气魄。她的诗歌风格清丽雅正,含蓄委婉,又率真细腻,善用意象和比喻,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薛涛的诗歌语言精细流畅,音律和谐优美,既有古典诗歌的规范性,又有新乐府诗歌的灵活性。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