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一词怎么来的?此国二战后仍用它蔑称中国,5年前才废除
“支那”一词怎么来的?此国二战后仍用它蔑称中国,5年前才废除
听到“支那”这个词,相信许多人最先想到的都是日本,因为这个词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对我国的一种蔑称。但事实上,这个词早已出现了上千年之久。
在近代以前,“支那”这个词其实并无贬义,甚至还是一种“尊称”,最早起源于古印度。古代印度根据“秦”的音译将中国称为“chini”,后来,在翻译从印度引进的佛经时,高僧便按照音译把chini翻译成了“支那”。
甲午战争清朝战败之后,一直将中国视为“上国”的日本陶醉于胜利之中,开始以“支那”称呼清朝,当然,他们口中的“支那”可不是印度佛经中的“支那”,而是充满了胜利者对失败者的蔑视。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日本的这个称呼,当时我国曾多次提出抗议,在抗议无果之后,为了还击,许多人开始以“倭国”、“假扮”(当时日本想脱亚入欧,于是便有人用“Japan”的音译“假扮”来嘲讽日本)来蔑称日本。
日本以“支那”蔑称中国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之后。1946年,应中国代表团的要求,盟军最高司令部经过调查,确认“支那”含有蔑意,故责令日本外务省不要再使用这个词来称呼中国。至此,“支那”一词才正式消失在了日本官方之中(民间直到朝鲜战争后才逐渐开始消失)。
在许多人看来,以“支那”二字来蔑称中国在二战后已经成为了历史。但事实上,在日本之后,有一个国家仍然以“支那”蔑称我国,直到5年前才正式废除这一称谓,这个国家就是印度尼西亚。
一直以来,印尼华人都以中国人自称,印尼当局也以“Tionghoa”称呼中国。然而,1965年,印尼发生了“九三零事件”,这一起事件成了印尼官方对中国称谓的转折点。1966年,印尼军方向苏哈托提出:为了消除国民的自卑感,同时消除某些集体的优越(华人),恢复使用“支那”来称谓中国。
在之后的数十年中,印尼坚持以“支那”称呼中国,以“支那侨民”称呼中国华侨,甚至还曾在邀请中国大使的请柬上将中国称为“支那人民共和国”,正是因为如此,双方冲突迭生。
1990年,中国与印尼恢复了外交关系,印尼官方才最终放弃了“支那”一词。但直到2014年3月,印尼总统苏西洛才正式签署法令,把“支那”(cina)改称为“中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