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每幅都是价值连城无价之宝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每幅都是价值连城无价之宝
1、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是顾恺之在某一天偶然读到友人送来的三国时代(公元220——公元280年)曹操的儿子曹植写的《洛神赋》有感而作的。顾恺之以其丰富的想像力,传达出无限惆怅的情意和哀伤的情调《洛神赋图》将曹植《洛神赋》的主题思想表达的完整而和谐。顾恺之巧妙的运用各种艺术技巧将辞赋中曹植与洛神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得纯洁感人、浪漫悲哀。画面奇幻而绚丽,情节真切而感人,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了飘逸浪漫、诗意浓郁的气氛。
2、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绘成《千里江山图》卷,时年18岁。不久英年早逝。《千里江山图》是宋代青绿山水画中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代表作。该画卷中的“青绿山水”,是用矿物质的石青、石绿上色,使山石显得厚重、苍翠,画面爽朗、富丽,色泽强烈、灿烂。有时山石轮廓加泥金勾勒,增加金碧辉煌效果,被称为“金碧山水”。它是隋唐时期随着山水画日趋成熟、形成独立画科时,最早完善起来的一种山水画形式。《千里江山图》的主要取景地是庐山和鄱阳湖,其中隐藏了来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诗《彭蠡湖中望庐山》
3、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制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繁荣的民间景象,工农商在集市热闹非凡。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无法估量,经济价值,无价之宝
4、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富春山居图》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富春山居不只是一张画,是一个哲学,一个生命态度的东西,使创作者能够把积压了几十年的亡国痛转成另外一个东西,豁达,摆脱异族统治的痛苦,还原到山水里。
5、汉宫春晓图、
《汉宫春晓图》是明代画家仇英创作的一幅绢本重彩仕女画,其创作时间大约为嘉靖十九年至二十三年(1540—1544年)期间。以春日晨曦中的汉代宫廷为题,用长卷的形式描绘后宫佳丽百态;画中后妃、宫娥、皇子、太监、画师凡一百一十五人,个个衣着鲜丽,姿态各异,既无所事事又忙忙碌碌。其中,亦包含有画师毛延寿为王昭君写像的故事。鼎盛与繁华象征的“汉宫”,引人产生无限遐想的“春晓”。在这里,仇英以春日晨曦中的汉人宫廷为题,描绘了宫廷仕女生活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宫廷浮华美好生活的赞美。
6、百骏图、
《百骏图》是意大利籍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创作的绘画作品,此图于雍正二年(1724年)开始绘制,历时四年,雍正六年(1728年)完成。(清康熙五十四年)来中国传教,随即入皇宫任宫廷画家,在中国从事绘画50多年,并参加了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为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此图共绘有100匹骏马,姿势各异。画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数人,控制着整个马群,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间的和谐关系。作者运用中国的毛笔、纸绢和色彩,却以欧洲的绘画方法注重于表现马匹的解剖结构、体积感和皮毛的质感,使得笔下的马匹形象造型准确、比例恰当、凹凸立体,而不像中国古代画创造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绘画新风格,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和冲击。
7、步辇图、
《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根据中国的传统习俗,喜庆的场面通常由红色装点基调。这幅图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特点,特地将典礼官——位于画面正中间的轴心人物画成红色。由于此图经历千余年的传承,对它是唐代阎立本所做还是唐代其他画家的原创摹本,或为宋人波本有许多争议,而书画鉴定界对《步辇图》的讨论认为《步辇图》的绘制年代不晚于宋代,定其为宋人摹本。但不管是唐代、唐摹还是宋摹,作品的绘画水平都是很高的。阎立本的绘画,一是线条刚劲有力,二是色彩古雅沉着,三是人物神态刻画细致。
8、唐宫仕女图、
《唐宫仕女图》是一组五幅中国画,作者是唐代张萱、周昉,画作描述了唐代女子众生相,尤其表现唐代贵族妇女的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特征。张萱、周昉是唐朝最具盛名的仕女画大家。张萱在盛唐时画贵族人物最负时誉,不仅能够表现上层社会妇女的姿容情态,而且善于巧妙地刻画出“金井梧桐叶落黄”这种宫女被冷落的凄凉情调。周昉出身显贵,多画宫廷妇女,其风格为优游闲逸,容貌丰肥,衣榴劲简,色彩柔丽,独树一帜。人物均有较宽的额头、圆而短的脸、丰满的胸部、圆润的臂膀、肥硕的臀部,这种美没有娇弱,反而更显健康,是唐代审美观表现。
9、五牛图、
《五牛图》是唐朝韩滉创作的黄麻纸本设色画,《五牛图》打破了汉代只画牛侧面和平面的装饰性格局,生动地表现了牛的各种动态。尤其是中间一头牛,正对观画者,角度独特,由于画家准确画出了牛的透视关系,立体感强,因此也是形神毕具。有专家考证,韩滉的《五牛图》渗透着浓厚的个人情感,五牛寓指自己兄弟五人,以任重、勤劳、温顺的牛的品性,表达爱同忠君的真情实感。
在清朝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的时候流失海外,中国解放之后几经波折才回到国内。还有很多国宝还在外国,需要后人的努力让国宝回家。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现存宋摹本,绢本设色综观这幅画卷。画家对人物的刻画,以形写神,显示出了高超的艺术水平。是五代时期写实性较强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丰富,涵盖了家具、乐舞、衣冠服饰、礼仪等方面,是研究五代时期服饰、装饰等艺术风格的重要参照物,对研究中国古代绘画、传统服饰、民族音乐以及古代人文生活艺术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二战结束后又流入民间。后来被近代绘画家张大千重金将其买下,珍爱有嘉。后来他将画带到香港,以很低的价格转让给祖国大陆,使瑰宝得以重归故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