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55】北魏是如何被分成东魏、西魏的?
历史故事【55】北魏是如何被分成东魏、西魏的?
公元532年6月13日,大丞相-高欢将躲避战乱,逃亡民间,隐为乡农的平阳王-元修(广平武穆王-元怀第3子)扶持为北魏的皇帝,时年22岁,即孝武帝。
孝武帝-元修即位后,被迫与大丞相-高欢的长女结婚,但是,夫妻没有真正的感情。荒唐的孝武帝-元修竟然与三个堂姊妹姘居,其中,他最喜欢的是元明月(孝文帝-拓跋宏之孙女,西魏的开国皇帝-元宝炬妹妹)。
公元534年,孝武帝-元修与大丞相-高欢决裂。同年7月,孝武帝-元修与心腹斛hú斯椿(左牧令-斛hú斯敦之子),率人马弃北魏国而逃,投奔其妹妹的未婚夫宇文泰(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北周政权的奠基者)。
西迁的北魏宗亲有:公主元明月(孝武帝-元修情妇)、太尉南阳王-元宝炬(即西魏文帝)、章武王-元融(后废帝-元朗父)、清河王-元亶(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父)等等,几乎囊括了皇室宗亲。西迁的官员有:侍中、仪同开府-斛hú斯椿、王盟、大都督-源子恭(骠骑大将军-源怀之子)、录尚书事长-孙稚(上党定王-长孙观之子)、武卫将军-独孤信(八柱国之一)等人。南阳王-元宝炬(即西魏文帝)、清河王-元亶(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父)、广阳王-元湛带领5000骑兵,在瀍chán西(今河南洛阳市瀍河回族区),负责保护孝武帝-元修及大队人马西迁。
宇文泰(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太原郡公-王思政(州主簿-王佑之子)在长安,携诸将奉迎孝武帝-元修的到来,一片祥和之气,只是孝武帝-元修到了关中之后,马上就被宇文泰架空,不能秉政,成了一位虚位的皇帝。
公元534年11月8日,北魏的大丞相-高欢借以孝武帝-元修弃国逃跑为理由,遥废其北魏的皇帝帝号,至此北魏的政权统治就结束了。大丞相-高欢另立元善见(清河王-元亶之子)为皇帝,将都城从洛阳迁到邺城(今河北邯郸临漳县),开始新的皇朝,史称东魏。
公元535年2月,宇文泰(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借孝武帝-元修淫及堂姊妹,有伤大雅为由,把元明月和孝武帝-元修都给杀死。至此北魏的皇帝传承也结束了。宇文泰改立孝武帝-元修名义上的大舅哥、南阳王-元宝炬(即西魏文帝)为皇帝,衣开始了新的皇朝,史称西魏。
北魏从此正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
稍后再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