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精讲28:虞啸卿不让难民过江,历史上不炸桥差点沦陷昆明后方
团长精讲28:虞啸卿不让难民过江,历史上不炸桥差点沦陷昆明后方
#影视图文连载计划##影视连载计划#
相信大家对我的团长中,林译在怒江边唱起从军歌的情节记忆犹新,正如孟烦了对林译的形容,这是一个总能壮怀激烈的军官,当龙文章带着一千溃兵费劲千辛万苦来到南天门时,迎接溃兵的却是对岸严阵以待的国军。
面对九死一生从缅甸逃回的战友,以及饱受日军摧残的无辜百姓,虞啸卿并没有丝毫怜悯,当难民就要涌上行天渡,抓住他们最后生命的稻草之时,东岸的虞团命令士兵在这座连接两岸唯一的通道上布满了炸药,甚至还没有等到日军追上对岸的溃兵,就毫不犹豫炸毁了行天渡。
这个以屈原和岳飞为毕生偶像,立志闻鸡起舞披肝沥胆要驱逐日寇光复祖国的团长,为何会在此刻无情斩断溃兵和难民回归祖国唯一的生命通道,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允许溃兵和难民就这么渡江,大半个中国就要快速沦陷。
当龙文章带着溃兵来到怒江边,看着惊慌失措的难民争抢最后一条竹筏之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跑啊跑啊,本说是要把日军赶出缅甸,现在被日军从缅甸追到中国。跑的人大概还没工夫想吧?怒江已成西南最后防线,如果再不筑防,日军这么居高临下一冲下来,说不定能直冲到重庆吧?——要成流亡政府啦!”
也许有人会说龙文章危言耸听,即便日军过江,我们还有军队抵抗啊,怎会如此溃败不堪,但战况还真是如此,日军发动缅甸战役的根本目的在急于结束中国战场焦灼的局面。
1941年12月7日,已经深陷中国战场的日军,做了一件比疯子还要疯狂的事,其联合舰航母派遣183架飞机,趁着大雾袭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驻地珍珠港。日本以29架飞机和55名飞行员以及几艘袖珍潜艇的微小代价,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一举摧毁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一战而夺取整个太平洋的制海权。
这场惊人的战役使得日本快速获得了大量军事战略资源,油田,橡胶,铁矿石无计其数,这极大程度缓解了小日本资源匮乏的现状,但新占领区域需要大量的兵力防守巩固,而其主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难以抽身,于是日本东京大本营迫切希望结束中国战事。
在1942年初,日军发动了缅甸战役,旨在切断中国抗战对外最后的联络通道—滇缅公路。彼时,占据缅甸的是英国殖民当局,他们不想在缅甸消耗兵力,只想着逃往印度,于是请求中国方面予以援助,便有了10万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但终究是杯水车薪,加之中英双方配合不力,这场保卫缅甸的战役中国远征军不但没能保住滇缅公路,反而被日军尾随追击到中缅边境。大量的难民和溃兵就这样拥挤在中缅交界处的唯一一座桥梁上,历史上称之为惠通桥,在我的团长里叫做行天渡。
无论是现实中还是在电视剧里,这座决定难民生死的桥都被炸毁,为何会出现这种见死不救的情况呢?
在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当虞啸卿炸毁行天渡之后,难民挤在江边,混乱不堪,而张迷龙则从东岸拉上一条索绳,游向西岸准备将索绳绑在一个结实的物体上,以此确保竹筏能随着索绳划向西岸,但西岸驻军却怀疑张迷龙身份,危急情况下,林译带领大家唱起了从军歌。
而歌声之中龙文章独自走向树林,并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不一会从树林传来了几句话,孟烦了走到了树林,死啦死啦目光呆滞地看着树后,孟烦了过去看着龙文章看的东西:一个已经死了的中国兵靠在树干上,刺刀扎在他胸口,血还在流,正是龙文章拉倒队列里无计其数溃兵中的一个。
龙文章:“是日军。你们唱歌时他干张嘴,我瞧出不对,他也瞧出不对,他进林子,我跟,他想杀我。就这样了。”
所以在龙文章的组织下,这些藏匿在溃兵之中的日军细作被悄悄干掉,那么这里的日军细作,绝不可能是大规模的,因为龙文章的骨灰级亲信不过孟烦了那十几个从禅达收容所来的溃兵,靠这些人就干掉了日军细作。
但真实历史上,日军派来的细作可不止这么点人,不但溃兵中有,连难民中也混入了小鬼子,甚至有一部分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区别在于他们在脖子上细上白毛巾,小鬼子知道如果强攻惠通桥,势必会使得中国军队引爆大桥,如此一来小鬼子的进攻就会被阻挡在西岸,所以才派了一部分人混入难民和溃兵,而大部队在不远处待命,只等这些日军细作过桥占领东岸阵地,清除大桥上早已布好的炸药,便会发起猛烈进攻。
一旦小鬼子一鼓作气攻占东岸阵地,中国西南大部分国土将岌岌可危,在此关键时刻,中国远征军独立工兵第二十四营营长张祖武果断下令炸毁惠通桥,被史学家称为一分钟改变抗战史,才避免了中国被小鬼子两面夹击的被动局面。
所以在我的团长中,虞啸卿狠心炸掉行天渡,看似无视难民和溃兵的性命,但却是无可奈何之举,不知道如果换作各位,会如何面对这一选择呢?
更多精彩下集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