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用让网 > 生活 > >正文

45句古诗词里的春节:愿新年,胜旧年。

摘要45句古诗词里的春节:愿新年,胜旧年。 【0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代王安石《元日》 译文: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45句古诗词里的春节:愿新年,胜旧年。

【0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代王安石《元日》

译文: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赏析:

此句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场景,诗人抓住春节具有代表性的细节,充分表现出过年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美好祈愿。

【02】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唐代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译文: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却万里漂泊未能归家。

赏析:

此句言简意赅,措辞凝练,写诗人除夕之夜,流落在外,独自一人,举目无亲,其飘零异乡之感,悲痛万分,让人感受到了离愁别绪的浓郁气息。

【03】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宋代陆游《除夜雪》

译文:

盛了半盏屠苏酒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赏析:

此句描写了诗人在除夕之夜为迎接新年而做的准备,充满着新年的喜悦气氛,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美好的祝愿。

【04】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代高适《除夜作》

译文:

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年又新增一岁。

赏析:

诗人用浅近的口语,表达了除夕夜的寻常感受,将他乡游子真实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

【05】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唐代卢照邻《元日述怀》

译文:

但愿人生永远像元日这天一样欢乐,年年岁岁四时风物都如此新鲜。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新年祝愿,希望家国、人生年年繁华热闹,年年都有新的气象出现,可见诗人对生活的由衷热爱之情。

【06】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王安石《元日》

译文: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大家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赏析:

此句描写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情景,充分表现出过年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也表达出诗人对革新政治充满着信心。

【07】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

——宋代戴复古《除夜》

译文:

火盆里的火燃得正旺,鞭炮声不绝于耳。年夜饭开席了,听到大家用椒柏酒向长辈们敬酒的声音。

赏析:

此句描写了除夕夜人们放鞭炮、饮椒柏酒等习俗,渲染出热闹的气氛,可见诗人愉悦的心情,以及对新春的期盼。

【08】

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

——宋代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译文:

十年的旧梦已经无处追寻踪迹,多少个新春,我都不是在家度过。

赏析:

此句用语凝练,语调悲苦,“十年旧梦”指词人的寓居生涯,他身老江湖,落拓无成,愈发思念家乡与亲人。

【09】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唐代孟浩然《田家元日》

译文: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赏析:

诗人通过斗柄指北向东转动的快速过程显示时间的推移,节序的更替,暗点了题中的“元日”。

【10】

愿新年,胜旧年。

——宋代杨无咎《双雁儿·除夕》

译文:

希望新的一年能够充满新的希望。

赏析:

此句寄托了诗人关于新年的美好愿望,充满着新年喜悦的心情。

【11】

一年忧喜今宵过,两鬓风霜明日新。

——明代谢榛《除夕吴子充诸人集旅寓有感》

译文:

旧年的快乐忧愁,今晚都过去了,明年又是新的一年。

赏析:

此句语调低沉,表达了诗人对人世无常、人生匆匆的无奈感慨。

【12】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宋代苏轼《守岁》

译文:

努力爱惜这一个夜晚,少年人意气还可以自夸。

赏析:

此句积极奋发,是点睛之笔,化用白居易“犹有夸张少年处”之句,勉励人们惜时如金,抓紧时间实现抱负。

【13】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宋代戴复古《除夜》

译文:

世间万物都在告别残冬,迎接新春的到来。过了今晚,一年就结束了。

赏析:

此句描述了除夕之夜,万物迎春的喜庆情景,表达了诗人迎接新年的欢乐心情。

【14】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元代叶颙《己酉新正》

译文:

日历又添了新的一岁,春天又到来,绿遍山河。

赏析:

此句语言清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新年美好祝愿的期盼。

【15】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宋代陆游《除夜雪》

译文: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

赏析:

此句描写除夕之夜的雪景,大雪象征着新年的祥瑞,体现了诗人对新年美好的盼望。

【16】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宋代苏轼《守岁》

译文:

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

赏析:

此句表明守岁有理,应该爱惜将逝的时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生命的珍惜。

【17】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宋代苏轼《守岁》

译文:

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

赏析:

此句描写了除夕夜儿童们守岁的情景与心情,表达了对新年的期盼。

【18】

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

——宋代赵长卿《探春令·笙歌间错华筵启》

译文:

新春时节筵席摆开,笙歌高奏,大家都喜迎新年。

赏析:

此句描写了新年宴席丰盛、笙歌高奏的热闹场景,渲染出新年的喜庆氛围,表现出人们欢乐、庆祝的喜庆画面。

【19】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唐代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译文:

寒气随着这一夜而过去,春意追着五更而寻来。

赏析:

此句语言俊逸平淡,以除夕为背景,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更替,暗示着旧的年岁已经过去,新的春天即将到来。

【20】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唐代卢照邻《元日述怀》

译文:

今天人们高歌欢饮庆贺元日的美酒,早开的鲜花也起舞迎接大唐春日。

赏析:

此句紧扣诗题中“元日”二字落笔,叙写乡村父老开怀畅饮小岁酒,放歌庆贺新春佳节,园中百花,手剪彩花,交相辉映,装点着大唐一统江山的明丽春色,描摹出新年载歌载舞的升平景象,场面壮观,气势恢宏。

【21】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唐代刘长卿《新年作》

译文:

新年来临,思乡的心情格外迫切,想到自己漂泊在外不禁潸然落泪。

赏析:

此句写新年已至,诗人与亲人们相隔千里,独在异乡的情景,渲染了孤苦悲凄的气氛,传达出深厚的思乡之情。

【22】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唐代刘禹锡《岁夜咏怀》

译文:

多年来一直在坎坷不得意中渡过,新的一年又将会如何?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多年来一直不得志的感慨,同时对于新的一年的到来,也充满了迷茫与不确定,充满了深沉的忧虑与期待。

【23】

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宋代赵长卿《探春令·笙歌间错华筵启》

译文: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都吉吉利利、百事如意。

赏析:

此句直抒胸臆,作者直接表达了对家人的祝贺、祝愿和对来年的希望。

【24】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唐代李世民的《守岁》

译文:

君臣欢宴饮酒,喜度良宵,迎新年,辞旧岁,通宵歌舞。

赏析:

此句描写了唐朝宫廷除夕守岁时候的情景,洋溢着节气喜庆的氛围,表达了诗人辞旧迎新之情。

【25】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明代袁凯《客中除夕》

译文:

今夜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只能在异地他乡诉说故乡。

赏析:

此句开门见山交待了诗人在除夕之夜不能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无奈沦落他乡,表现出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浓烈哀愁。

【26】

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

——明代于谦《除夕》

译文:

今晚是除夕之夜,明天就是新的一年。

赏析:

此句描绘了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既表达了除夕夜的温馨与欢乐,又寄托了对新年的美好期许,言简意赅,情感真挚。

【27】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唐代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译文:

今年今晚就要过去了,明年明日很快就会到来。

赏析:

此句描绘了时间的无情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把握每一个瞬间,同时也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鞭策。

【28】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

——宋代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译文:

莲花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井水里浸着酿好了的醇香的屠苏酒。

赏析:

这句诗以莲花漏和碧井酒为象征,描绘了新年的到来和节日的喜庆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29】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唐代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译文:

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

赏析:

此句起句突兀,描写了诗人在除夕之夜,举目无亲,长夜枯坐的情景,“谁相问”,用设问的语气,更能突出旅人凄苦不平之情,“寒灯”,点出岁暮天寒,更衬出诗人思家的孤苦冷落的心情。

【30】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唐代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译文:

愁苦使我容颜变老,白发爬满双鬓,在一片叹息声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

赏析:

此句写情切挚,寄慨深远,凄恻动人,一个“又”字,写出诗人年年待岁,迎来的只能是越来越可怜的愁苦情状。

【31】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宋代文天祥《除夜》

译文:

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

赏析:

此句语言朴素直白,表现出诗人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字里行间中透露出寂寞、悲怆的情绪。

【32】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唐代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译文:

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除夕一过,明天又是岁月更新的一年。

赏析:

此句语言真切自然,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堪忍受的异乡飘泊,希望早日结束羁旅生涯的愿望。

【33】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近现代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译文:

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笑语喧哗,十分热闹,红岩村的年青同志送来梅花,更增添了节日气氛。

赏析:

此句从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围坐一起共度元旦的盛况写起,“笑语哗”可以想见当时的热烈情景,“红岩士女赠梅花”描述出宴会上同志们互赠梅花表达祝福的动人场景,体现出了革命者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34】

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宋代吴文英《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译文:

斜阳落暮,东风带来春意,好像舍不得放岁华流逝。

赏析:

此句写得生动形象,夕阳也像人一样,对即将逝去的一年恋恋不舍,同时东风又带来了春的讯息,给人新的希望,有除旧迎新之意,切合“除夜立春”的题意。

【35】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明代文征明《拜年》

译文:

友人拜年都是递上名片不求见面,因此我的屋中已堆满了名贵拜帖。

赏析:

友人拜年都是递上名片不求见面,因此我的屋中已堆满了名贵拜帖。

【36】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宋代吴文英《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译文:

窗下有人添上新油,点亮守岁的灯火,人们彻夜不眠,在笑语欢声中,共迎新春佳节。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充满生机的画面:有人在西窗添烛,彻夜不眠,直至拂晓,欢声笑语中迎来了新年的莺语。体现了节日的欢乐与对新年的期待。

【37】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唐代李世民《守岁》

译文:

寒冷辞别冬雪悄悄离去,暖气带着春风已经进入了宫城。

赏析:

诗人点明除夕是冬春交替之际,从时令的转换角度给人以温馨的快意,酿造了一种暖洋洋、乐融融的节日气氛。

【38】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清代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译文:

除夕之夜千家万户笑语声声,从时间流逝、外物变迁中感觉某种忧患正悄悄地袭来。

赏析:

此句先尽情渲染了除夕夜千家万户的欢迎气氛,而诗人却思绪连绵,独生忧患,寄托了诗人对仕途的不满和愤慨,表现了诗人的孤高情操和幽愤多思的性格。

【39】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近现代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译文:

大家在一起举杯互相敬酒,表达着新年的祝愿,散席后众人意犹未尽,又一起品尝这胜利茶,谈论当今时事。

赏析:

此句描画了大家宴饮酣畅、推杯换盏的热闹场景,也表达了对美好前途和胜利成果的向往与希冀,充满了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

【40】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宋代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

译文:

一年又将过去,灯前还有一位客人相伴。

赏析:

通过描绘岁末时节的特定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前程的迷茫和无奈。

【41】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近现代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译文:

我们在陪都重庆载歌载舞地欢庆新年,但不要忘了延安,让我们遥祝延安解放区繁荣昌盛。

赏析:

诗人由重庆的载歌载舞引出对延安的祝福和思念,在这欢庆佳节之际,诗人想到远方的战友,相隔千山万水,只有遥祝延安日新月异。

【42】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唐代孟浩然《田家元日》

译文:

农家人推测今年的自然气候,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赏析:

此句紧扣诗题,写田家元日之际凭借占卜纷纷预言今年是一个丰收年,将诗人自身恬淡、惬意的情趣水乳般交融于节日气氛之中,令人读来自觉有一种和谐自然之美。

【43】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宋代戴复古《除夜》

译文:

我在旧岁将尽,新岁伊始时打扫屋舍,洗去往日的尘埃,燃一柱清香,祭拜天地。

赏析:

此句表现出诗人在春节前夕洒扫屋舍、荡涤尘埃并祭拜天地,语言平朴自然,也蕴含着诗人对来年的美好愿景。

【44】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唐代李世民《守岁》

译文:

台阶处远远地传来梅花的香气,巨大红烛点燃了,远远看上去,像一簇簇花团。

赏析:

此句叙写梅花绽开,阵阵飘香,进一步渲染了春意,并勾勒出宫廷内外张灯结彩、光辉灿烂的图景,显得热烈而庄重。

【45】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唐代戎昱《桂州腊夜》

译文:

除夕守岁一直坐到三更尽,回乡之路远隔万里长路狭。

赏析:

此句描写了诗人在除夕之夜守岁的情景,一个“尽”字,一个“赊”字,写出了乡思的绵长,故乡的遥远,透露出诗人不得已而滞留他乡的凄凉心境。

#冬日生活打卡季#

标签:古诗词春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