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用让网 > 历史 > >正文

​宰相李义府是个怎样的人?他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摘要宰相李义府是个怎样的人?他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李义府(614年—666年),瀛州饶阳人,唐朝宰相。李义府任相期间,广结朋党,卖官鬻爵,权势熏天,多有不法之行。下面趣历史小...

宰相李义府是个怎样的人?他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李义府(614年—666年),瀛州饶阳人,唐朝宰相。李义府任相期间,广结朋党,卖官鬻爵,权势熏天,多有不法之行。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网络小说《雪中悍刀行》当中,曾有一个叫‘韩生宣’的人物,非常让人印象深刻。在小说当中,这个韩生宣外号叫做‘人猫’,作为皇帝身边武功最厉害的太监,号称天下第十一。虽然曾经是主角的敌人,但依然被很多读者所喜爱。

不过,很多读者可能不知道的是,‘人猫’这个称呼,真不是这本小说的作者自己编出来的,而是取材于真实历史。在中国历史上,真的有一个很有名的古人,被人们称呼为人猫,而且对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个外号叫做人猫的人,就是唐朝的宰相,李义府。

提到李义府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从这个人身上,后来衍生出了一个成语,叫做笑里藏刀,估计所有人都听说过。

这个李义府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对中国历史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李义府,祖籍河北饶阳。在他出生之前,他们家因为他爷爷被调到了四川做官,所以离开了饶阳,搬家到了四川盐亭县。在隋朝那会儿,四川这边相对来说,算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官员被调到这边,要么就是在朝中无人,要么就是得罪了某个大领导,或者犯了什么罪。

但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李家的这次搬家,反倒是因祸得福了。

就在李义府他们家刚刚搬到四川后不久,中原就开始乱了。因为杨广修大运河、征高句丽、建洛阳城,搞得中原地区民怨沸腾。而李义府的家乡,河北地区,更是被隋朝压榨的最为严重,农民起义闹得也最厉害。

如果李义府他们家不搬家的话,说不定在李义府很小的时候,他爷爷和他爹,就得让窦建德给砍了脑袋。

搬到四川这边之后,要论繁华程度,四川当时肯定是比不上老家那边的。盐亭县在当时是一个很小很落后的地方,这地方当时主要存在的意义,就是产盐。但是到了隋朝末年的时候,这地方的另外一个好处,却凸显了出来。

隋末中原大地上,几乎到处都在打仗,几乎没有消停的地方。唯有四川地区,基本上没怎么打过仗。四川地区当时比较和平,主要是因为这地方人比较少,隋朝对这边的压榨也比较轻。再加上当地很多地方,都是以土著部落的形式生活,所以隋朝末年的时候,这地方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成规模的农民军。

更重要的是,就在隋朝刚刚灭亡几个月之后,关中的李渊就把触角伸到了这边,派宗室王爷李道宗来到四川。李道宗来了之后,李渊很快又给他派了个副手李靖,俩人很快就把整个四川都给控制住了。

反正总之,因为以上这些原因,导致隋末虽然战乱频繁,但李义府的童年却还算不错。一方面四川当时也没怎么打过仗,另一方面,他爷爷和他爹都是官员,日子也不会太差。在李义府五岁那年,唐朝开国,同年李孝恭来到四川,正式将四川纳入到唐朝版图。李义府的爷爷和父亲,也就趁势归降了唐朝,成了唐朝官员。

再之后,随着李义府逐渐长大,唐朝逐渐统一了天下。在李义府13岁那年,长安发生了那场著名的玄武门事变,此后李世民登基做了皇帝。但这些事情,对当时的李义府乃至他们家族来说,都没多大影响。因为他们家远在四川那边,而且以他们家当时的官位,也不够资格掺和这些事。

李义府的少年时代,在家族长辈的教育下,茁壮成长。李义府他们家是典型的山东士族,讲究耕读传家,所以他爹他爷爷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比较在行。所以,李义府少年时代,接受了非常良好的教育。而且,随着李义府逐渐长大,他掌握了一项特别的技能。

这项技能,就是写文章。

历史证明,从古至今不管任何时代,但凡是优秀的笔杆子,都不会混得太差。哪怕直到今天,只要你笔杆子真的过硬,一样可以靠这项技能混得不错。而当时的李义府,显然也是抓住了规律,将这项能力当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等到李义府长大之后,果不其然,这门技术,成了他最大的资本。

李义府成年之后,靠着家族祖荫入仕。当时做官讲究出身门第,只要你祖上做官,你成年之后也可以做官。但是,你能做多大的官,那得取决于你家祖上的水平。李义府他们家的背景,可以支撑李义府入仕,但不足以让他做太大的官。所以,李义府走上仕途之后,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在四川当地做一个普通小官。

但不久之后,李义府靠着自己过硬的笔杆子,争取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机会。

贞观八年,唐朝开国功臣李大亮,被任命为剑南道巡查大使。李大亮这个人,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主要是因为这个人没什么特点,所有贡献几乎都是辅助性质的,所以演义小说和民间传说里面,几乎就没提过他。但实际上,这个人在唐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唐初几次重要的大战,他至少参加过一大半。这个人没有进凌烟阁功臣榜,但他对唐朝做出的贡献,其实比功臣榜上后面的几人都要更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一下。

总之,这个人很重要,而且在当时权力也很大。

李大亮奉命巡视四川期间,主要任务包括对当地官员进行考评,整顿吏治。在这期间,李大亮就发现了年轻的李义府。

在李大亮看来,此时年轻的李义府,做官的本事肯定并不算特别突出。但那一手文章,写的是真的相当的好!因为职责所在,李大亮当时便向中央写了一封推荐信,举荐了李义府。正是李大亮的这个推荐,彻底改变了李义府的人生。

这一年,李义府21岁!

得到李大亮的举荐后,没过多久,李义府就被唐朝高层一纸调令,从那个四川偏远县城,一下子调到了长安,担任门下省典仪。虽然在级别上可能只升了半级,但这里面的差距,无疑是天差地别的。而且最关键的是,此时的李义府,实在是太过年轻了。

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这次调动,是李义府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如果没有李大亮的推荐,李义府这辈子也就只能窝在四川那边,不可能有任何机会,参与后来唐朝高层的那些事情。

此后的十年当中,李义府一直在中枢任职。而他过硬的笔杆子,也为他争取到了足够的政治资本。在这十年当中,李义府在门下省一直兢兢业业的工作,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于此同时,因为他的文章确实写得很好,所以渐渐地,李义府这个名字,也开始逐渐进入一些顶级大佬的视线范围内。

后来,李义府得到了中枢重臣刘洎、马周的推荐,由门下省进入御史台,改任为监察御史。

这次职位变动,从上来看,其实并不算大。类比现在的话,基本就相当于是副处级升到正处级了。以李义府在门下省多年的任劳任怨,这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这次官职变动,却成了李义府仕途上的第二个重要转折点!

因为升任监察御史后,李义府同时被派到了当时身为晋王的李治身边,成了李治的随从!

就在李义府来到李治身边后不久,贞观年间那场著名的‘太子谋反案’就发生了。简单来说,李治是李世民和皇后长孙氏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原本是没机会当太子的。在此之前,太子是李治的嫡亲大哥李承乾。但是在贞观十七年的时候,李承乾因为种种原因,计划谋反逼宫,后来事情败露被废了。李承乾被废后,按照顺位继承制,原本应该是嫡次子李泰做太子。但李世民考虑到李泰之前有争储的经历,害怕李泰做太子之后,李承乾以后必死无疑,所以就直接跳过了李泰,改立嫡三子李治为太子!

就这样,原本根本没机会当上太子的李治,一跃成了大唐的储君!而李义府,也因为这场风波,由此成了太子的近臣!

接下来的事情,就显得理所当然了。既然是太子的近臣,又得到了李治的信任和认可。李义府接下来的仕途,自然也就一帆风顺了。此后的几年里,李义府升任为太子舍人、崇贤馆直学士。在这期间,李义府继续发挥自己笔杆子的优势,成了李治最信任的笔杆子之一。另外,李义府还极力写文章拍李治的马屁,但因为他的作文水平实在太高,大家非但不认为他是在拍马屁,反倒认为他是个坦荡的好人!

贞观二十三年,随着李世民病逝,李治正式登基。李治登基后,李义府改任中书舍人,次年加封弘文馆学士,同时兼修国史!

从这时开始,李义府成了真正的中枢重臣。以他的家世来说,如果就这样顺利走下去,李义府未必能当上宰相,但名留史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这一年,李义府刚刚37岁。

不过,随着李义府进入大唐决策层,李义府渐渐发现,情况似乎和自己以往想得不太一样。李治此时虽然已经登基,但却没法做到大权独揽。因为李世民给他留下了一群贞观老臣,这群贞观老臣,以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为首,在朝堂上极具影响力。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治当时只是大唐名义上的主人,真正的实权,其实都掌握在这些老臣们手里。

如此一来,接下来的剧情,就比较俗套了。长孙无忌虽然是李治的亲舅舅,但在权力面前,舅甥关系依然苍白如纸。最开始的时候,长孙无忌全力辅佐李治,坐稳的皇位,双方关系还不错。但后来,随着李治坐稳了皇位,长孙无忌就成了他最大的绊脚石。所以在这之后,舅甥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由政治同盟关系,转变为竞争关系。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突发事件的出现,更是成了引爆舅甥矛盾的导火索。

李治登基后,后宫的皇后王氏,和李治的宠妃萧氏,关系一直不太好。后来,王氏为了争宠,便把那个和李治有私情的武则天,从感业寺接回了皇宫。武则天原本是李世民的才人,在李世民去世后,不得不出家为尼。但在李世民病重期间,武则天早已和李治有了私情。然而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武则天入宫以后,不光夺走了萧氏的那份宠爱,也开始威胁到了王皇后的地位!

两年之后,李治已经开始生出废后的念头,打算立武则天为皇后。

但是,当李治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遭到了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

长孙无忌反对的理由,其实也相当充分。不管是伦理还是政治影响,李治似乎都不该如此。但在当时特殊的舅甥关系下,这件事却逐渐演变成双方权力斗争的一个关键点!

如果李治能废后,就意味着他可以做唐朝真正的主人。而不能废后,那就意味着权力都在老臣党手里,以后他只能做老臣们的傀儡。毕竟,一个皇帝如果连自己的正宫娘娘是谁,都做不了主,怎么可能决定整个国家的事情呢?

在这个过程当中,很长一段时间内,李义府都没有任何戏份。以他当时的身份和资格,还不足以参与这场权力角逐战。而且,李义府也很清楚,长孙无忌和李治是舅甥关系。不管人家怎么争,那是人家的家事。自己若是贸然掺和进去,根本没有任何好处,反倒是有可能把自己的前途给葬送了。

但是,到了永徽六年的时候,就在双方围绕废后问题,斗争最激烈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事情,让李义府不得不卷入这场斗争。

永徽六年,李义府因为工作上的一些小问题,得罪了长孙无忌。作为当朝权臣,长孙无忌自然不允许李义府这样的小官,挑战他的威信。所以很快,长孙无忌就下了命令,要把李义府贬去壁州担任壁州司马。壁州就是今天的四川通江县,和李义府他们家当年所在的盐亭县不远。

毫无疑问,一旦李义府重新回到四川,多年的官场努力,将会彻底付诸东流!长安城内的繁华,从此之后,都只能在他的梦里重现,李义府这辈子都再没有任何希望可以调回中枢。

按照唐朝的规矩,在长孙无忌签发调令之后,需要有一个晚上的时间,才能经过三省审核到达门下省执行,最后发到李义府手上。所以,在这个夜晚当中,李义府不得不面对自己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选择。

到底要不要反抗?

如果反抗,自己可能会尸骨无存。长孙无忌这样的大佬,绝不是他能反抗的。但如果不反抗,以后李义府就只能重新回到穷乡僻壤,这辈子仕途再没有任何希望!

就在这个时候,李义府的同事,同为中书舍人的王德俭,和李义府说了一番话:现在皇帝想要立武昭仪为皇后,但又害怕宰相不同意,所以尚未正式提出。你若能推助此事,定可转祸为福。

对于已经走到绝境的李义府来说,这无疑是他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所以,在这个夜晚,李义府毫不犹豫地选择抓住这根稻草。这一夜,本该是王德俭在宫中值班,李义府为了自己的前途,终是决定赌一把,和王德俭换了个班。

这一夜,李义府发挥了自己所有的才学,写了一份奏表,力主支持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

当李治深夜收到这份奏表的时候,李治的心情,估计是欣喜若狂的。

因为在此之前,李治只是简单表现了一下这个念头,就遭到了老臣党的激烈反对。满朝文武,所有人都害怕老臣党的权势,没人敢站出来支持此事,帮李治参加这场骂战。

就在这个时候,李义府跳出来了。

此时的李治,正急需一个在朝堂上支持此事,帮他和老臣党吵架的人。废后之事,虽然是李治和老臣党在争权,但李治作为皇帝,应该作为裁判,而不能亲自下场吵架。所以这个时候,李义府的出现,显然正中下怀,解了李治的燃眉之急。

李治当即下旨,收回贬官敕书,让李义府继续留在中枢,帮他和老臣吵架。

第二天,当长孙无忌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估计也是一脸茫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过很快,一场风暴,便在朝堂上骤然出现。

李义府的出现,就好比是那个出头鸟。实际上,在此之前,很多官员都受到了老臣党的打压。他们也想帮李治和老臣党争权,但却苦于没有人先带头。而李义府的出现,显然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接下来,许敬宗、王德俭、崔义玄、袁公瑜、侯善业等朝堂官员,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李治废后。

这些官员,普遍都是家世一般,被长孙无忌代表的关陇集团压制。只要长孙无忌不倒台,他们的仕途就注定无望。大家的初衷或许不一样,但为了达到关陇集团这个共同的目标,大家终于走到了一起。这些人冒头之后,长孙无忌自然指挥朝臣们,竭力对他们进行打压。但如此一来,反倒让这些人更加团结。

于是,一个在宫中以武则天为首,在朝堂上以李义府、许敬宗为首的后党,便迅速出现了。

后党出现后,李治为了让他们有足够的实力,能够抗衡老臣党,自然要给这些人加官进爵。所以,此后的两年里,李义府的官职就像坐火箭一样,一路飞升。先后升任太子右庶子、中书令、检校御史大夫、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短短两年之后,李义府已经成了朝堂上真正的实权大佬,可以和长孙无忌这种实权大佬正面抗衡。而这一切,都源自于永徽六年的那个晚上。

如果那个晚上,李义府放弃了抵抗,这个时候的他,估计已经在四川喝西北风了。

公元659年,后党已经在朝堂上,全面压制住的老臣党。在这个时候,武则天果断指使李义府和许敬宗,诬告长孙无忌谋反。此后,长孙无忌被流放黔州,而后被许敬宗派人直接逼得上吊自尽。

黔州,就在今天的重庆境内,和当年长孙无忌流放李义府的地方也不远。

长孙无忌临死之前,这位凌烟阁第一功臣,不知道是何感想。

其他人如何,我们继续来说李义府。随着李义府在朝堂上的骤然得势,李义府开始彻底飘了起来,暴露出了自己的小人本性。

在当代网络小说当中,很多作者为了追求爽点,往往会写一些无脑的打脸剧情。一朝权在手,杀尽天下碍眼狗。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这种事情真的出现在现实世界,这个人是不是就是典型的阴险小人?

李义府掌权之后,所作所为,就是这个样子。因为李义府待人虚伪,经常看到政敌也面带笑容,背后下刀子,所以被后世史书称之为笑里藏刀。当时的朝臣们,也给李义府起了个外号,就是所谓的‘人猫’。意思是李义府这个人,就像猫一样,会讨主人喜欢,但本人却以阴柔手段害人,害人像猫抓老鼠一样,无声无息。

掌权之后的李义府,成了一个典型的恶人。而且,他的所作所为,和很多网络小说里的爽点,如出一辙。

比如,李义府看中了某个女子,因为犯了罪被抓了起来,于是李义府便直接下令放了她,然后纳为自己的妾室。后来,有正直的官员,上奏弹劾李义府,结果却被李义府直接抓了起来,然后在狱中逼其自尽。

比如,李义府掌权之后,他家所有人,不管有才没才,一律被李义府提拔起来,担任要职。另外,李义府还大肆卖官卖爵,广结朋党,搞得朝堂乌烟瘴气。

再比如,对于以前的敌人,李义府也是竭尽全力进行报复。所有反对李义府的人,都被李义府以各种手段陷害流放。李义府曾自称出身赵郡李氏,后来李义府被贬官的时候,曾被赵郡李氏家主除名。李义府重新掌权之后,直接将这位家主打入大牢,最后将其逼死在狱中。

另外,李义府也没忘了打脸和炫耀之类的情节。掌权之后的李义府,回家大肆兴修祖坟。为了修自家祖坟,李义府征调了周围七个县的民夫。祖坟修好之后,满朝公卿都去送葬,送葬的队伍排了整整七十里,极尽奢华!

李义府的这些行为,放到现在的网络小说里面,就是妥妥的主角打脸剧情。但放到现实当中,他就是毫无疑问的坏人了。

随着李义府越来越放肆,李治对他的那点香火情,也越来越少。

对于李治而言,李义府只不过是他养的一条狗而已。之前之所以要让李义府身居高位,不过是为了和老臣党打擂台。但是如今,李义府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仍然如此胡作非为。所以渐渐地,李治再也无法容忍他了。

贞观663年,有人告发李义府在家中窥测灾异,图谋不轨,李治当即将其下狱。短暂的审查之后,李义府的很多罪名,都直接坐实。最后,李治下令,将李义府流放四川西昌,全家流放。所有官职和爵位,一撸到底。

西昌,同样距离李义府的家乡不远。

这一年,李义府恰好50岁。

努力了一辈子,最后依然回到了四川,所有的一切,都如同做梦一样。不知道重新回到四川的李义府,当时心里该是何等的心情。

三年之后,李治封禅泰山,大赦天下。但在大赦天下之前,李治却特意下旨,没有赦免李义府。得知这个消息后,李义府积郁成疾,没过多久,便病死在了当地。

回顾李义府的一生,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年轻时代的李义府,毫无疑问,也是一个青年才俊,也曾有过自己的志向抱负。但是最终,在复杂的权力斗争当中,他却没能保持住自己的初心,逐渐从一个有志青年,沦为一个千古唾弃的人猫。

李义府的故事,其实也在告诉我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个道理真的是通行于古今。古往今来多少人,都是因为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最终下场凄惨?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这种事情当然很爽。但问题是,爽过之后,能否保持住自己的初心,这真的是很重要的事情。

标签:

推荐阅读

  • ​遂城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宋辽双方采取了哪些措施?

    遂城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宋辽双方采取了哪些措施? 遂城之战是指宋朝和辽朝发生在1001年(咸平四年)十月十六日至十月二十八日的一系列战斗,其中又以十月十六日双方骑兵大...

    2025-09-22 17:54:04
  •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实力怎么样?为何能成为七雄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实力怎么样?为何能成为七雄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实力怎么样?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公元前311年,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发生了一件很有趣...

    2025-09-22 17:51:58
  • ​李密为什么没能在隋末乱世中胜出?他经历了什么?

    李密为什么没能在隋末乱世中胜出?他经历了什么?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郡长安县人,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西魏名将李弼的曾孙。接下来趣历史小编...

    2025-09-22 17:49:52
  • ​唐朝国号的由来:一段历史的记忆

    唐朝国号的由来:一段历史的记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它的国号“唐”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那么,唐朝的国号究竟是如何来的呢?本文将带您探寻唐朝国号...

    2025-09-19 17:35:22
  • ​杨嗣昌是不是东林党?他究竟是什么身份?

    杨嗣昌是不是东林党?他究竟是什么身份?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勇的将领和忠诚的臣子,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尊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有些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却被误解...

    2025-09-19 17:33:16
  • ​曹魏将领邓艾和蜀汉重臣邓芝有没有关系呢?

    曹魏将领邓艾和蜀汉重臣邓芝有没有关系呢? 曹魏将领邓艾和蜀汉重臣邓芝有没有关系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先来看看邓芝。他是义阳新野人,也就是现...

    2025-09-19 17:31:10
  • ​历史上真正的赵徽柔:宋仁宗长女福康公主(因病去世)

    历史上真正的赵徽柔:宋仁宗长女福康公主(因病去世) 之前电视剧《清平乐》大火,这部剧是根据小说《孤城闭》改编而成的,其中也有一些历史原型,在《孤城闭》中,女主是徽柔,...

    2025-09-19 17:29:04
  •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生平如何?都有什么影响存在?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生平如何?都有什么影响存在?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是19世纪英国的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他的理论体系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

    2025-09-19 17:26:59
  • ​韩国最后一代皇室是谁?有着什么命运?

    韩国最后一代皇室是谁?有着什么命运? 作为亚洲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韩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皇室传统。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韩国皇室已经成为了最后一代。本文将带...

    2025-09-19 17:24:53
  • ​英国哲学家边沁是谁?他的才华如何?

    英国哲学家边沁是谁?他的才华如何? 在18世纪的英国,一位名叫威廉·亨利·边沁(William Henry Grenville)的哲学家,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深刻的洞察力,为英国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

    2025-09-19 17:22:48
  • ​姚广孝和刘伯温谁厉害(姚广孝和刘伯温是一个时代的吗)

    姚广孝和刘伯温谁厉害(姚广孝和刘伯温是一个时代的吗) 刘伯温与姚广孝谁更厉害些? 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功臣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的过程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

    2025-09-19 17:20:42
  • ​探索诸葛亮的一生,他有四大败笔

    探索诸葛亮的一生,他有四大败笔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古代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

    2025-09-19 17:18:37
  • ​清朝顺治帝到底是病逝了还是出家了?

    清朝顺治帝到底是病逝了还是出家了? 清朝顺治帝到底是病逝了还是出家了?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顺治是清朝第二位皇帝,在他短暂的一生中...

    2025-09-19 17:16:31
  • ​孙尚香是谁(她为什么嫁给了刘备(孙权妹妹))

    孙尚香是谁(她为什么嫁给了刘备(孙权妹妹)) 读过三国的人肯定知道一个故事,那就是孙尚香出嫁,出嫁排场那是相当气派,赶得上公主出嫁规格,刘备还亲自去迎接孙尚香,孙尚香...

    2025-09-19 13:07:22
  • ​齐武帝太子萧长懋的生平介绍

    齐武帝太子萧长懋的生平介绍 萧长懋生平简介 萧长懋是齐武帝的儿子,被齐武帝立为太子,但是萧长懋没有当上皇帝就去世了。萧长懋在当太子的时候,参与了很多政事,对齐国的发...

    2025-09-19 13:05:16
  • ​塔山阻击战牺牲多少人,塔山阻击战是哪个部队

    塔山阻击战牺牲多少人,塔山阻击战是哪个部队 塔山阻击战,从10月10日开始,至10月15日结束,共进行了六天六夜,我军四纵等部,以伤亡3570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计6549人。塔山阻...

    2025-09-19 13:03:10
  • ​西伯利亚汗国的末代可汗库楚汗生平及结局

    西伯利亚汗国的末代可汗库楚汗生平及结局 库楚汗(鞑靼语:К?ч?м,俄语:Кучум,?-约1605年)是西伯利亚汗国的末代可汗,1563年至1598年在位。 西伯利亚汗国(蒙古语:Сибирийн х...

    2025-09-19 13:01:04
  • ​春秋霸业的奠基者:齐桓公

    春秋霸业的奠基者:齐桓公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时期以其诸侯割据、战争频繁而闻名。 在这个充满变革与争霸的时代中,作为之首,以他的智谋和胆识,书写了一段辉煌的历史篇...

    2025-09-19 12:58:57
  • ​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平公的简介及轶事典故

    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平公的简介及轶事典故 宋平公,子姓,宋氏,名成,宋共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商丘人,在位44年(公元前575年—公元前532年在位)。宋共公十三年(公元前576年...

    2025-09-19 12:56:52
  • ​画栋雕梁

    画栋雕梁 【 画栋雕梁 的意思】: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用法分析】:画栋雕梁联合式;作宾语;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画栋雕梁的来源】:《宣和遗事》前集:“画...

    2025-09-19 12: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