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用让网 > 历史 > >正文

​宋朝面临行政成本过高的难题,为什么还是不降薪?

摘要宋朝面临行政成本过高的难题,为什么还是不降薪?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是中国...

宋朝面临行政成本过高的难题,为什么还是不降薪?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的王朝历史,论国力强盛一般会首推汉唐,论军事力量强大还是会首推汉唐,论疆域面积肯定首推元清,论中央集权的程度就首推明清,论经济和文化的发达当推唐朝和宋朝,尤其是宋朝达到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经济发展巅峰。

正因为如此,所以宋朝是中国古代王朝中对官员薪资待遇最高的王朝,而且即使面临行政成本过高也不降薪,这是为什么?

宋朝官员的薪酬待遇

宋朝时期把官员划分成九品十八级,从正一品到从九品,根据据《宋史·职官志》的记载,宋朝的正一品官员,例如太师、太傅、太保、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太尉等都是虚衔,这些都是用来加封赏赐的官位。

而这些官位的月薪是100多两银子,算下来一年是1000多两,而被加封这些官职的人都是有本职俸禄的,这样综合算起就会更多。

另外还记载着从一品的官员月薪300两银子,这个品级的官位其实已经是宋朝官员们所能打拼到的最高位,例如人们常说的宰相在宋朝就属于从一品,以及还有枢密使等其他官位。

正因为这些官职都是宋朝行政官员的最高级别,所以他们需要做的事情特别多,都是协助皇帝管理天下大事的,这也造就他们的工资是最高的。

而用来加封的正一品官位也是加封给这个品级的官员,但是正常情况下很难得到加封,所以正一品一般都是摆设,但是如果加封,从一品官员的俸禄就会大幅度提高。

除此以外,官员们还有绫罗绸缎、良田等诸多赏赐,也许只是看着宋朝的俸禄无法想象有多高,但是据史料记载清朝的一品官员才不到200两的年俸,由此可知宋朝官员的俸禄之高!

宋朝给官员高薪的原因

1,经济发达做支撑

众所周知,宋朝经济极为发达,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巅峰,还是当时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巅峰,因为宋朝当时的经济总量占据世界的60%,而今天的世界第一美国在2020年时是24.7%,由此可见宋朝的经济有多发达!

并且根据史料显示,由于宋朝的工商业高度发达,整个宋朝财政年收入方面,最高时达到16000万贯文,一贯钱相当于一两银子,即1.6亿左右的银两收入;其中南宋时期收入更高,当时南宋一般的财政年收入都是10000万贯文左右。

例如宋朝在广州、泉州、两浙地区设立了三个市舶司,专门用来管理宋朝与海外的商业往来,而且还肩负收取关税的重要工作,据史料记载和推算,当时仅从三个市舶司的关税收入就能高达2000-3000万贯左右,再加上宋朝其他的税赋,所以才造就宋朝官府的高度富裕,因而才有足够的银钱支撑宋朝皇帝对官员的高薪俸禄。

2,宋朝希望通过高薪养廉

关于“渎职贪污腐化”的现象,其实是人心贪欲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完全靠个人的修养和意志品质来控制自己的欲望。

宋朝统治者认为官员们之所以贪污腐败,完全是因为朝廷给的俸禄不够,所以只能选择贪污公款,因而只有满足官员们的对银钱的需求,才能养成廉官。

例如宋朝名相寇准在汴京连住宅都没有,但是没有想着贪污公款去给自己谋福利,也没有仗着自己是当朝宰相而去鱼肉百姓,寇准平时下班都是在京城到处借宿(至于为什么没房住,这个是宋朝的一个特点,即房价很高,尤其是京城,不仅宰相包括很多大官都买不起房子)。

例如大名鼎鼎的包公在朝廷拥有高薪,家里还有着朝廷赏赐的上千亩良田,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所以一心做一个廉洁奉公的有为官员。

3,宋朝皇帝希望激励官员

宋朝皇帝担心手底下的官员会产生懒惰的心理,担心官员们在面对困难不管轻重而第一时间选择逃避,因此想到通过钱财来刺激和提高官员们的工作效率,让宋朝的官僚体制能助力他的政权向更高层次发展。

与此同时,宋朝统治者希望通过高薪的制度来吸引更多的人从政,从而通过这个方法发现更多的有用之才。

例如宋朝著名的官员范仲淹就认为自己拿着朝廷赋予的高额俸禄,就不能浑浑噩噩过官僚日子,而是要想尽办法好好地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否则愧对于皇帝对他的信任,更愧对于百姓的付出,因而宋朝的高薪制度还是很大作用的。

为什么行政成本再高也不降薪

1,为了稳固政权统治

首先,是因为人心难测,即使是一朝皇帝同样跟平凡人一般不能预测人的心理,但是皇帝会容易起疑心,还会担忧自己一旦降低薪酬影响自己的王朝稳定,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因此宋朝的官员早已养成高薪为官的心理,若是宋朝皇帝降低宋朝官员们的薪资,就是严重降低官员们的生活水平,一旦整个文官集团的官员们跳出来唱反调,宋朝皇帝也会害怕,因此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统治,不能随便降薪。

其次,宋朝的物价很高,前面也提到过宋朝房价极高,连宰相都买不起房子,试想一下若是宋朝皇帝降低官员的俸禄,官员们连基本生活都会存在问题,如果真的走到这一步,宋朝恐怕就要面临更大的王朝危机,这是君王所不能接受的,所以只能选择保持高薪状态。

2,宋朝高薪养廉而导致恶性循环

宋朝高薪制度随着时间的发展,很多官员们对高薪习以为常,认为是朝廷天经地义该给他们的薪酬,因而让很多官员觉得心安理得,更是逐渐演变成贪污腐化的行为,也就是说宋朝的“高薪养廉”之路随着王朝发展貌似走偏了。

但是事已至此,宋朝统治者只是用法律查处的手段进行打压,以及用精简机构的方式降低行政成本,唯独没有想着用降低薪资去提醒贪污官员们,因为宋朝皇帝认为越是降低薪酬,官员们贪污的行为会越狠,最终受伤害的是他皇家赵氏,从而导致宋朝的高薪养廉变成一个恶性循环。

而且面对此种尴尬局面,面对宋朝整个庞大的官僚体系,宋朝的皇帝也没有魄力和勇气去大降薪。

3,宋朝有过降薪的措施

其实宋朝并不是完全没有做降薪措施,但是宋朝当时的降薪对象是低层官员,即至少是五品之下的官员,而且降的幅度比较大,导致基层官员怨声载道,甚至是写出诗词去讽刺自己的境遇,表示底层官员只能吃糠度日。

如此悲惨的生活状态很快传至宋朝皇帝的耳里,后来又决定给底层官员提薪,但是提得不多,从而导致底层官员贪污现象成为常态。而宋朝皇帝之所以只针对底层官员降薪,是因为他觉得只有中高层官员才是稳固政权的中坚力量。

毕竟宋朝统治者把自己很多权力下放给中高层官员,但是又没有真正地彻底下放,最终权力依然在皇帝手中,不过避免发生不利于稳定的因素,因此宋朝皇帝对中高层官员不降薪。

4,为了体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前面有提到宋朝皇帝面对贪污腐败都没有降薪,是担心贪腐之风更为巨大,但实际上还有一个更为重大的原因,是因为在贪污腐化的大多数官员是属于文官,属于与宋朝皇帝共治天下的士大夫们。

从宋朝的宋太祖开始就推行崇文抑武,宋朝相当于把自己的半壁江山都给了文官集团,因此面对文官集团的士大们,宋朝的“执法之棍”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如此没有原则的行为,既助长了士大夫的嚣张气焰,还让士大夫毫无顾忌,更让诸多有心为国的文官们只有息事宁人。

因此,宋朝皇帝之所以不降薪,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文官集团占据宋朝的半壁江山,因而只要文官集团不造反,宋朝是不会做伤害士大夫们利益的事情。

综上所述,宋朝对官员的高薪其实是一件有利于养廉的举措,但是没有相应合理的管制措施,简单来讲就是没有严格的监管体系,最后让一个很好的利国举措演变成一个危害国家的隐患。

根本原因在于宋朝各皇帝眼中更多是看重自己当下的政局稳定,所以宋朝面对行政成本再高也不降薪,一是为了维护自己当时的政局统治,二是因为高薪制度属于尾大不掉的麻烦,加上期间诸位皇帝的放纵,让整个宋朝没有一个皇帝能真的去彻底解决这个难题。

标签:

推荐阅读

  • ​史上真实的武则天:14岁入宫后12年未获宠幸

    史上真实的武则天:14岁入宫后12年未获宠幸 在中国历史上,临朝称制的女性并不少,但真正称帝并改国号的,只有唐朝的武则天一人。 可你知道吗,就在武则天改元称帝的37年前,那...

    2025-08-16 07:34:56
  • ​刘过简介 刘过诗词 刘过的作品

    刘过简介 刘过诗词 刘过的作品 刘过是南宋词人、文学家,与刘克庄、刘辰翁合称“辛派三刘”,又与刘仙伦并称“庐陵二布衣”,是宋词中豪放派作者之一。那么刘过都有哪些主要作...

    2025-08-16 07:32:50
  • ​AD1775年大陆会议的内容

    AD1775年大陆会议的内容 大陆会议的内容 大陆会议是北美还是殖民地的时候进行独立战争之前和期间所举行的代表会议,对北美以及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以独立...

    2025-08-16 07:30:44
  • ​章学诚故居在哪 怎么评价章学诚

    章学诚故居在哪 怎么评价章学诚 章学诚生于浙江绍兴,是清朝思想家,被誉为“浙东史学殿军”,是中国古典史学的终结者、方志学奠基人。章学诚著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

    2025-08-16 07:28:39
  • ​城阳公主两任丈夫出事是因为城阳公主克夫吗?

    城阳公主两任丈夫出事是因为城阳公主克夫吗? 唐朝城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女儿,也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的姑母兼婆母。她出生显赫,生来便获万千宠...

    2025-08-16 07:26:33
  • ​柴荣:汉人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柴荣:汉人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在唐朝之后的是五代十国时期,时间跨度大约九十多年,既从唐昭宗既位后四年(公元890年)年起,至宋太宗初年(公元979年)平定北汉止。 中原...

    2025-08-16 07:24:27
  • ​中国第一枚奥运会乒乓球单打金牌获得者是谁

    中国第一枚奥运会乒乓球单打金牌获得者是谁 里约奥运会第12个比赛日,中国代表队斩获2枚金牌,乒乓球男子团体再次获得冠军,实现了男团三连冠。本次奥运会乒乓球项目的比赛在昨...

    2025-08-16 07:22:22
  • ​李文忠之死 李文忠是怎么死的 李文忠墓在哪里

    李文忠之死 李文忠是怎么死的 李文忠墓在哪里 李文忠骁勇善战为诸将之首,曾率军攻克大宁、高州,斩鲁王,征讨元军残余势力等,封爵曹国公。公元1384年,李文忠病逝,后世对其死...

    2025-08-13 22:50:42
  • ​抗战期间八路军与日本拼刺刀的情况如何

    抗战期间八路军与日本拼刺刀的情况如何 抗日神剧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抗日战争的看法,甚至有人错误的以为,当年的八路军确实有手撕鬼子、大刀劈鬼子的本事,但事实是,就连拼...

    2025-08-13 22:48:36
  • ​安土桃山时代的特点 安土桃山时代名称由来

    安土桃山时代的特点 安土桃山时代名称由来 安土桃山时代指的是日本战国时代后期的一段时间,这一时期是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的时代,所以就以两人的本城(织田信长的安土城和丰...

    2025-08-13 22:46:30
  • ​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宣王生平事迹 怎么评价齐宣王

    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宣王生平事迹 怎么评价齐宣王 齐宣王是齐威王的儿子,齐国君主,他光大稷下学宫,会盟诸侯、抗击秦国,营建都城临淄,差一点灭了燕国。齐宣王虽然不算什么...

    2025-08-13 22:44:25
  • ​欧亨利的幽默是怎样的 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欧亨利代表作是什么

    欧亨利的幽默是怎样的 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欧亨利代表作是什么 欧亨利的幽默是怎样的 作为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的开创者,欧亨利备受美国乃至全世界人们的赞誉。欧亨利的小说之所以...

    2025-08-13 22:42:19
  • ​莫扎特简介 莫扎特是哪个国家的 莫扎特钢琴曲代表作

    莫扎特简介 莫扎特是哪个国家的 莫扎特钢琴曲代表作 莫扎特出生奥地利萨尔茨堡,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家之一,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天才作曲家,代表作有《奏鸣曲》《协奏...

    2025-08-13 22:40:14
  • ​明朝开国将领廖永忠生平介绍 廖永忠后人都有谁

    明朝开国将领廖永忠生平介绍 廖永忠后人都有谁 廖永忠是廖永安的弟弟,兄弟二人早年屯兵巢湖,后跟随 朱元璋 起事。他因鄱阳湖之战功勋卓越,被封为德庆侯,于1375年被赐死,南...

    2025-08-13 22:38:08
  • ​抗战名将施中诚:杂牌军出身的"铁军指挥官"

    抗战名将施中诚:杂牌军出身的"铁军指挥官" 说起第74军,可谓闻名遐迩。这支抗日铁军在八年抗战中几乎打满全场,并因屡立战功而名列“五大主力”之首。该军相关人物如俞济时...

    2025-08-13 22:36:02
  • ​汉武帝凭实力打破和亲路 后宫却一片茫然

    汉武帝凭实力打破和亲路 后宫却一片茫然 汉武帝七岁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他的雄才大略与开阔的思想体现在他的治世政策上,他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帝王。汉武...

    2025-08-13 22:33:56
  • ​汉武帝刘彻颁布的沉命法是干什么的?

    汉武帝刘彻颁布的沉命法是干什么的? 众所周知,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可以说是千古一帝,大汉朝在汉武帝的手里得到了发展壮大。 在汉武帝的治理下,大汉朝的疆域进一步...

    2025-08-13 22:31:51
  • 印第安人是中国人的后裔?400年种族灭绝,解读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印第安人是中国人的后裔?400年种族灭绝,解读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关于印第安人,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些。他们是美洲大陆的原住民,也就是美国的原住民,同时也是惨遭欧洲侵略...

    2025-08-13 03:38:29
  • 切尔诺贝利死去的消防员:孕妻冒死守候,姐姐救弟致残,终身未嫁

    切尔诺贝利死去的消防员:孕妻冒死守候,姐姐救弟致残,终身未嫁 柳德米拉与消防员丈夫瓦西里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最感人的爱情故事, 柳德米拉在丈夫成为一个辐射源,成为一...

    2025-08-13 03:37:52
  • ​狼爸皇帝恨铁不成钢:道光脚踹亲儿致死

    狼爸皇帝恨铁不成钢:道光脚踹亲儿致死 中国自古迷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父母一时气急,出手“教训”不听话的孩子,似乎无可厚非,尤其是处于十来岁青春期的孩子最难管,厌学叛逆...

    2025-08-12 15: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