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用让网 > 历史 > >正文

曾昭燏:奠基中国文博事业的传奇人物

摘要曾昭燏:奠基中国文博事业的传奇人物 文 / 崔小英 [学人档案]中青年学者崔小英以她的视角回顾前辈、南京博物院前院长曾昭燏女士及她的事业之路。曾先生以曾国藩家族后裔和第...

曾昭燏:奠基中国文博事业的传奇人物

文 / 崔小英

[学人档案]中青年学者崔小英以她的视角回顾前辈、南京博物院前院长曾昭燏女士及她的事业之路。曾先生以曾国藩家族后裔和第一位中国留学海外修习考古学、博物馆学的女学者身份为人瞩目,更以她在新中国成立后以南京博物院为据点奠基中国文博事业付出的心血和成果为人仰止。(徐翎)

曾昭燏 摄于1963年

曾昭燏(1909—1964),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中国著名博物馆学家、考古学家,中国文博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国民政府时期曾任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代理总干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南京博物院院长。在蔡元培、傅斯年、李济、梁思永、夏鼐等数位中国考古和博物馆事业初创期具有开拓地位的人物中,曾昭燏是唯一一位留学归国的女性考古学家。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才情与豪情,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学术能力与使命担当,也因名门之后、名师之徒、考古女杰、文博大家、终身未婚、高才短命等数个人生标签,成为中国文博界的一代传奇。

一、立身传统 学贯中西

1. “名门之后”的家学修养

“名门之后”是曾昭燏耀眼的标签之一,她是中国近代赫赫有名的湖南曾国藩家族之后。1909年2月3日,曾昭燏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荷塘乡曾家一座取义“万事咸宜”的祖宅“万宜堂”,为曾国藩大弟曾国潢的长曾孙女。曾家以“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的家训勉励子孙勤俭节约,又以“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教家族男女以治学之道。〔1〕这种“以俭持家、勤于治学”的精神在曾家几代人中发扬光大,家族中无论男女,多以一技之长安身立命,曾昭燏为其中之一。

走上考古、博物馆之路并取得辉煌成就与她扎实的国学功底密切相关。曾昭燏家兄妹七人,父亲早逝,母亲治家甚严,尤其重视子女的教育。曾昭燏自幼习国学,于文学颇有禀赋。据她妹妹曾昭楣回忆说:“燏姐长我十一岁。幼时我多病,每次都是她给我讲故事,剪纸人,喂药。先母治家甚严,对我们的教育尤为注意,家中设家塾,请一饱学的老师专授中文。我等都是五岁入学,读完十三经,兼背诵古文诗词等。满十二岁去长沙进初中。族叔筱屏老师从燏姐教起,至我读书,整整在我家教了十八年。燏姐学的最精,诗词歌赋,无所不能。后入艺芳攻读六年,学行俱佳。”〔2〕

2. “名师之徒”的国学根基

年少时扎下的国学根基经过大学、研究所的逐步深造愈加牢固。自长沙艺芳女校毕业后,在二哥留美博士曾昭抡的支持下,曾昭燏于1929年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学习。此时的中央大学名师云集、人才济济,尤其是国文系汇集了黄季刚、吴瞿安、胡小石等一批国学大师,学术氛围十分浓厚。出于对国学的浓厚兴趣和对胡小石教授的特别追崇,1930年曾昭燏转入中央大学国文系。胡小石教授于古文字、声韵、训诂、群经、史籍、诸子百家、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学无一不通,曾昭燏、游寿、张隆延三名同学以旧礼行跪拜礼、递门生帖,正式成为胡教授的入室弟子。曾昭燏更是在大学四年里有三年住在胡教授家中受教。曾昭燏曾说:“余每习书,师自后观之,耳提命名,如诲蒙童。”〔3〕在老师的悉心教诲下,她颇得真传,于古文字学、书法和楚辞之学愈精。

1933年,曾昭燏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大毕业,校园中有“文曾理吴”的称道,说的就是中大两位风云女学生——文科的曾昭燏和理科的吴健雄,从侧面反映出曾昭燏的优秀。大学毕业后,曾昭燏即转入南京金陵大学国学研究所深造,1934年受聘于金陵大学附属中学任国文教师。至此,曾昭燏于国学上一路精进。1936年,她在《小学研究》杂志上刊发《读〈契文举例〉》一文,展示出高超的古文字水平。而她极富金石气的书法和古朴空灵又蕴含豪放气概的诗词表露的才情和格调,亦深受赞许。她的同学、书林翘楚张隆延曾说:“我一生钦佩的女诗人,也只有曾小姐一人。”〔4〕

3. “为中国的考古学发展”的西学之路

可以说,是深厚的国学根基和以“为中国的考古学发展”为己任的胸襟和魄力坚定了曾昭燏的治学之路。1935年3月,在大哥曾昭承、二哥曾昭抡的资助和支持下,曾昭燏辞去金陵大学附属中学的教务,赴英国伦敦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位专攻考古学的女留学生。留学期间,她满怀发展中国考古学的抱负,时刻心系祖国,学习异常勤奋。她一方面刻苦学习现代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一方面潜心收集散落在英国大英博物馆等各处的中国青铜器、瓷器、玉器、书画、敦煌经卷的资料。她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铜器铭文与花纹》,以在英期间收集的包括鬲、爵、鼎、壶、尊等各种器型在内的357种商周铜器为研究对象,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比较分析了铜器上的徽识、铭文、花纹的异同和特点。她的论文不仅借鉴和吸收了罗振玉、郭沫若、高本汉等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更发展了胡小石在《古文变迁论》一文中所倡导的“铜器上的铭文变迁与花纹相适应”的说法,对此做出更为细致地观察、分析,表现出深厚的青铜器鉴赏功力,受到教授的赞许,并获得考古学硕士学位。

曾昭燏在英国留学期间得到了李济的关注。李济时任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组长、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后来被称为“中国考古学之父”。恰逢其时,李济赴英讲学过程中对她印象深刻,鼓励她到欧洲各大博物馆实地考察,将来为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做出贡献。当曾昭燏结束英国的学习时,即受李济委派去往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馆之一——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实习,为中国第一个官方委派到国外学习博物馆学的学者。1937年3月,曾昭燏在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参加了为期十个月的什维希威格考古实习,她的考古研究从纸上转向了田野,从中国转向了世界。她实习期间表现出的研究天赋亦受到该博物馆馆长的赞许。〔5〕随后,她又去了慕尼黑博物院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博物馆实习,主要从事博物馆藏品整理和展览设计工作。曾昭燏后来回忆说:“在德国的一年时间,对我以前的学习是很好的巩固,更重要的是我接触实际,看到和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写上或没有说清楚的东西。”〔6〕实习结束后,曾昭燏写了一篇题为《论周至汉之首饰制度》的论文,分男子、女子和童子三方面考证中国先秦至两汉士民的发髻和头戴样式;同时撰写了名为《博物馆》的专著,详细介绍西方博物馆的基本理论、工作和方法,这部专著后来经修改而发表后,成为中国博物馆学的奠基之作,广受推崇。

1938年,曾昭燏在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与指导老师布利特纳和翁弗尔查格特合影

1938年2月,曾昭燏收到了她在伦敦大学的导师叶慈教授“相聘为助教”的信函,这是对她学识的充分赏识和难得的机会,她“当天复信并许聘”。〔7〕曾昭燏在伦敦大学当助教的几个月里,彼时的中国战局日益严峻,眼看着战火纷飞却不能为国效力,曾昭燏却曾经痛恨自己:“为什么要学一历史考古,想当初随昭抡学化学多好。”〔8〕之后,她满怀报国热情,毅然辞去助教职位,于1938年10月辗转回到祖国。

二、治学严谨 止于至善

1. 考古女杰 初试身手

回国后,曾昭燏即在李济及时任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的傅斯年的支持下,在昆明受聘为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专门设计委员。她的第一份工作是跟随伦敦大学同门师兄、先行受聘于中央博物院的吴金鼎博士及其夫人王介忱赴大理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1939年1月至1940年9月,在吴金鼎的主持下,曾昭燏、王介忱两位女士与在大理当地招募的数名女性发掘工人共同组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女性考古队,发掘了马龙遗址、佛顶甲、龙泉等29处新石器时代和南诏时期的遗址。这是曾昭燏第一次在国内以学自西方的技术和方法开展的田野考古实践。她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她不让须眉的才能、胆识和热忱受到中央博物院同仁的肯定。大理考古成果丰硕,此次科学发掘将当地文化命名为“苍洱文化”,并预见了南诏太和城故址。1942年,曾昭燏和吴金鼎合编的《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出版,全书共10万字,包括表格、地图、插图、拓片等,按照新石器时代和南诏时代分甲编和乙编,甲编的《马龙遗址发掘报告》等章中的部分小节由曾昭燏执笔,乙编《点苍山下所出古代有字残瓦》由曾昭燏独立执笔,此报告是了解洱海地区考古信息、研究云南地方史的珍贵资料,大大丰富了古代云南地区的研究。

1941年4月至1942年3月,曾昭燏同吴金鼎、夏鼐、高去寻、陈明达、赵青芳等参加了中央博物院的又一重点工作——四川彭山汉代崖墓考古发掘。在极其艰苦的一年时间里,考古队共发掘崖墓66座,出土了大量汉代文物。他们运用的近代田野考古科学方法,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考古学者运用地层学和类型学进行田野考古工作的能力。此期间,曾昭燏负责记录和撰写所有的田野考古笔记,她的笔记被认为“已超越了中国传统金石学的范畴”,真正“代表了当时英国乃至世界的先进水平”。〔9〕此后,曾昭燏与同事合作完成了《四川彭山汉代崖墓》发掘报告,她撰写其中有关陶俑的部分。该报告于1991年由南京博物院主持出版。结合彭山汉墓发掘成果,曾昭燏还撰写了《彭山汉代砖室墓(砦子山M505)》一文,这是了解她田野考古调查、发掘、整理、研究方法和态度的重要文献;另一篇题为《从彭山陶俑中所见汉代服饰》的文章则是曾昭燏对照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探究汉代头戴和服饰,以及中国服饰艺术史的内涵和演变的重要内容。曾昭燏在考古发掘和研究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创新路,她的严谨和才华在几次考古发掘中得以充分显现。

1941年,四川彭山汉代崖墓主要发掘人员合影(前排右二为曾昭燏)

2. 执掌中博 展露才华

就在四川彭山汉代崖墓考古调查和发掘前夕,1941年2月,年仅32岁的曾昭燏被任命为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代理总干事。这一时期,除了亲自主持多座崖墓的发掘工作外,曾昭燏还以极大的热诚和精力投入到中博建设事业中。她首先积极开展博物馆学的研究。结合中国博物馆工作实践,参考国外博物馆先进经验,曾昭燏重新整理了她在德国博物馆实习后撰写的《博物馆》一书,并与李济合作改写,于1943年7月出版。该书分绪论、组织、管理、建筑、设备、收藏、保存、研究工作、教育工作、战时工作10个篇章,系统阐述了博物馆学的基础理论。特别是针对博物馆的“功用和目的”提出的包括“保存有价值之物品”“辅助研究工作”“实施实物教育”“实施精神教育”等在内的“四大功用说”,极具前瞻性地对博物馆的工作内容、收藏范围及社会价值做出了极具专业性的阐释,可谓我国文博学界较早对博物馆学理论提出的探讨。

阐发博物馆学理论之外,曾昭燏也积极地投身到中央博物院繁杂的工作事务中。她对中央博物院历年收集的藏品进行整理和分类登记,推进《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等著录的出版,为李霖灿编著的《么些族象形文字字典》撰写英文序言,还通过筹办“远古时代的旧石器”等展览落实和展示博物馆的社教功能。抗战胜利后,曾昭燏奉派以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代理主任干事的身份,赴重庆接洽各项复员事宜。1945年8月,她先后参加了“战时文物损失清理委员会”“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和“敌伪文物统一分配委员会”的工作。1946年12月,战时运川文物返回南京,中央博物院院舍却因战火而只留下满目荒凉。在曾昭燏的奔走和操持下,停工十年的中央博物院一期工程于1948年4月基本完工。在混乱时局中,中央博物院宏伟的建筑和宽敞的展室令人振奋。曾昭燏的聪明才智和行政能力受到政学两界人士和同事的敬佩、肯定。胡适也在日记中写道:“看博物院新建筑,甚赞其在大困难中成此伟大建筑。”〔10〕复员后,曾昭燏借院外场地举办了“汉代文物展览”和“院藏青铜器展览”,藉此向大众宣传博物馆的性质和意义。待中央博物院展览馆建成后,中央博物院即与故宫博物院举办了联合展览,盛况空前。

三、献身文博 鞠躬尽瘁

1. 毅然留宁 扛起大旗

1948年末,内战吃紧,国民党政府决定将故宫博物院、中央图书馆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古物珍品运往台湾,曾昭燏坚决反对。12月6日,她在写给时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杭立武的信中痛心地说:“此次遵照理事会决议……运出之物在途中或到台之后,万一有何损失,则主持此事者,永为民族罪人。职对此事虽无责任,然为本院保管文物已七八年,对于诸物有浓厚之感情,知有各种危险,岂可缄然。”〔11〕虽经各方求援仍无济于事,中央博物院的珍品自1948年12月10日至1949年1月27日分三批共852箱运往了台湾。

至于曾昭燏自己,在社会鼎革之际,面对来自亲友和同事的劝诫,她决心留下。她曾说:“我与你们不尽相同,是因为我的祖先,曾经围攻过南京都城。世道循环,我主持此事,理当也尝一尝被围的味道!”〔12〕此外也有说法认为她舍不得离开自己苦心经营的博物院,认为任重道远的中国考古和博物馆事业应在大陆。留下的曾昭燏毅然扛起建设新的更广阔的考古和博物馆事业的大旗,并以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强烈的职业热情和深沉的爱国之情,为新中国文博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至于已经运往台湾的文物,她曾于1949年4月18日在上海与徐森玉、王家楫、吴有训、陶盂和、周仁等学者联合写信呼吁运返大陆。

2. 南曾北夏 引航掌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更名为南京博物院,曾昭燏先后任副院长、院长,并兼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治淮文物工作队队长、华东文物工作队队长、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妇联副主席等职。她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新中国的博物馆和文物考古事业,这一时期被称为她职业生涯的“黄金期”。考古是曾昭燏最重视的工作内容。在她的亲自主持和领导下,南京博物院学者于1949年开展南京附近六朝陵墓石刻调查,开展太平天国某王府壁画调查;1950年进行了新中国第一个封建帝王陵墓发掘——南唐二陵考古发掘,出版的《南唐二陵》考古报告是一部研究南唐史必不可少的参考书。1954年她主持下的华东文物工作队在山东沂南进行汉画像石墓发掘,出版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凭借突出的学术价值为学界所赞扬。在深入调查江苏乃至淮河流域、华东地区文物遗址的基础上,她和同事共同提出“试论湖熟文化”“古代江苏历史上的两个问题”等重大课题,为探讨我国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原始文化做出开拓性贡献。

1951年,南唐二陵发掘工作人员合影

在曾昭燏的领导下,南京博物院考古人的足迹几乎踏遍淮河两岸、华东各地,调查和发掘了一批重要的古遗址和古墓葬,出土的珍贵文物大大地丰富了南京博物院的收藏。这一时期,曾昭燏和夏鼐在中华大地的一南一北分别执掌着中国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两个重镇,为新中国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学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亦因此为人称颂为“南曾北夏”。这一时期的考古学在不断地突破和创新中成为中国人文学科中最扎实的一门,其诸多成果亦为国内外学者所认可。

3. 文博大家 华东门神

考古工作之外,曾昭燏领导下的南京博物院在民族民俗调查、藏品征集、陈列展览等各方面均取得突出成就。在民族民俗调查上,南博学者在浙江调查畲族生产和生活资料,在江苏调查汉族生产和生活资料,特别是对近现代丝织业、钟表业、织锦业、盐业、渔业等手工业发展史的调查为南博藏品和陈列展览注入活力。在藏品征集方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时期收藏的三万余件珍贵书画运台以后,曾昭燏深知收藏和研究古代书画的重要性,故积极寻找书画征集渠道、组织专家鉴定,十年间为南京博物院征得包括宋元绘画精品和明清吴门画派、扬州八怪、金陵八家、海上画派等在内的约三万件书画珍品,使得南博的书画收藏质量和数量在全国博物馆中居于领先地位。在陈列展览方面,她常常亲自制定展览计划,审议展览提纲,甚至撰写和修改文物的说明文字。1950年以来,从“社会发展史——从猿到人展览”“原始社会陈列”“中国历史文物陈列”等全国性展览,到“江苏历史文物陈列”“江苏历史陈列”等江苏地域文化展,再到“中国西南部及南部少数民族文物展览”“西南气候地理、医药卫生及少数民族文字展览”等特展,南京博物院的展览从主题、内容到样式,均在全国博物馆中居于领先地位。

主要工作之外,曾昭燏在远景规划、人才培训、演讲接待等各方面均表现出突出的能力和才干。她于1957年主持制定的《南京博物院十二年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对考古、展览、藏品、研究、人才等做了全面规划,在全国博物馆及江苏省文化工作会议上作为典型经验推广。她于1950年、1956年、1960年为南京市中小学教师、南京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生物系讲授《中国史前彩陶展览》《秦汉考古》《考古学通论》等系列课程,其讲义都是重要的成果资料。她创办的“博物馆之友”至今仍是博物馆与观众沟通的重要形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曾昭燏将南京博物院各项事业引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全国考古、博物馆界具有重要影响力,她因此被称为“文博大家”,更有“华东门神”的霸气称呼。

“一代女杰”曾昭燏,为中国文博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成绩斐然,因此毛泽东主席曾在一次讲话中还特别提道:“曾国藩的后代,还有个叫曾昭燏的。”〔13〕关于她个人,还有两个标签:“终身未婚”和“高才短命”。关于终身未婚的原因,世人曾有“她未遇到自己心仪的人”或者“心仪的人已经结婚”等猜测,笔者以为这或许与家族氛围和逐渐开化的社会风气关系不无关系。她的堂姐曾宝荪,长沙艺芳女校的创始人,就曾说:“我如果结婚,顶多能教养十个子女;从事教育工作,我可以养几千个孩子。”〔14〕这种献身事业的想法在早期职业女性中并不十分特别,至少在曾昭燏身边,她的堂姐曾宝荪、曾宝菡,她的妹妹曾昭懿,她身边的朋友吴贻芳等新女性都是未婚。关于高才短命,则是对她年仅55岁即于1964年12月22日去世的怜惜与叹息。“名门”“高才”“未婚”“短命”,曾昭燏的人生注定与“传奇”相连。而更加值得研究和深思的是,这位中国文博事业发展史上关键人物的学术思想和实践,为今天文博乃至学术界带来的经验和指导意义。

曾昭燏重要著述目录:

1.《读〈契文举例〉》,1936年金陵大学国学研究所编文史丛刊第一种《小学研究》。

2.《中国古代铜器铭文与花纹》(1937年英国伦敦大学研究院硕士论文),《曾昭燏文集·博物馆卷》,2009年文物出版社出版。

3.《博物馆》(1937年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实习,1943年与李济合署名出版),《曾昭燏文集·博物馆卷》,2009年文物出版社出版。

4.《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与吴金鼎、王介忱合著),1942年国立中央博物院专刊乙种之一。

5.《彭山汉代崖墓考古发掘报告》,1991年文物出版社出版。

6.《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195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

7.《南唐二陵》,1957年文物出版社出版。

8.《试论湖熟文化》(与尹焕章合著),《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

9.《江苏省十年来考古工作中的重要发现》,《考古》1960年第7期。

10.《古代江苏历史上的两个问题》(与尹焕章合著),《江海学刊》1961年第12期。

注释:

〔1〕姜志勇、孔珍珠《曾国藩家风》,新华出版社2016年版,第72页、第6页。

〔2〕谭曾昭楣《忆亡姐昭燏》,《湖南私立艺芳女校五十周年校庆暨庆祝校长曾浩如宝荪先生教务主任曾约农先生七秩晋七嵩寿庆典联合大会特刊》1968年版,第124页。

〔3〕曾昭燏《忆胡小石师》,南京博物院编《曾昭燏文集》,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327页。

〔4〕李又宁《曾昭燏——我国最杰出的女性考古学家与博物馆学家》,南京博物院编《曾昭燏纪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1页。

〔5〕《曾昭燏年谱(1909—1964)》,南京博物院编《曾昭燏文集》,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349页。

〔6〕尤振尧《江苏二十世纪文化名人——曾昭燏》,南京博物院编《曾昭燏纪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8页。

〔7〕南京博物院编《曾昭燏文集·日记书信卷》,文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12页。

〔8〕李舒《曾昭燏:嫁给博物馆的考古学家》,《名界》2018年第9期。

〔9〕同上。

〔10〕胡适《胡适全集》第三十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61页。

〔11〕同〔7〕,第532页。

〔12〕李霖灿《不胜沧桑话点苍——纪念曾昭燏女史》,收录于《纳西学论集》,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

〔13〕转引唐茂松《遗爱在人间——纪念曾昭燏同志逝世二十周年》,南京博物院编《曾昭燏纪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0页。

〔14〕胡有瑞《曾宝荪长留风范》,《曾宝荪女士纪念集》1978年版,第40页。

崔小英 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1年第12期)

标签:传奇人物

推荐阅读

  • 《尘封档案》系列——追缉“虎烈拉”逃犯

    《尘封档案》系列——追缉“虎烈拉”逃犯 霍乱,英文名称cholera,旧时译作“虎烈拉”,是一种由霍乱弧菌所致的肠道传染病。霍乱在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为法定的甲级...

    2025-06-30 16:49:49
  • 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十大顶尖科学家

    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十大顶尖科学家 一、中国核科学奠基人——王淦昌 科学地位 :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世界激光惯性约束...

    2025-06-30 16:43:48
  • 《尘封档案》系列——京城十案之二:十八里店飞毛腿

    《尘封档案》系列——京城十案之二:十八里店飞毛腿 1.三百八十起强奸案,均出自一个人…… “飞毛腿”案第一起,发生在1972年夏天。当时报到革委会,情况是有一案犯蒙面裸体夜...

    2025-06-30 16:34:58
  • ​公元元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年?

    公元元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年? 穿越时光:探寻公元元年的历史密码 历史是一部跨越时空的巨大史诗,而其中的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承载着丰富的故事和深刻的意义。公元元年,作为...

    2025-01-01 16:20:44
  • ​一文看懂东晋104年历史

    一文看懂东晋104年历史 东晋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和西汉东汉一样,也是由于都城位置,后世称为东晋。东晋主要控制南方区域,与此同时的北方则是被五胡十六...

    2025-01-01 16:18:39
  •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幕后黑手贝勒爷是谁?在历史上是什么人物?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幕后黑手贝勒爷是谁?在历史上是什么人物?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俞灏明饰演的杜明礼 文/ 左岸 正在热播的《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尚未露面的贝勒爷是挑拨...

    2025-01-01 16:16:32
  • ​《土司遗城海龙屯》CCTV9播出、习水土城的历史、美景将一览无遗

    《土司遗城海龙屯》CCTV9播出、习水土城的历史、美景将一览无遗 纪录片《土司遗城-海龙屯》3月28日、3月29日晚上11时在cctv9首播。 这部历史再现部分主要在习水土城取景的纪录片, 对...

    2025-01-01 16:14:27
  • ​3本此生必读的历史书,领略中华精彩历史

    3本此生必读的历史书,领略中华精彩历史 《历史三调》 柯文 9.3(1825人评价) 书中以义和团为例向人们解说了认识历史的三条不同途径,即历史的三调:事件、经历和神话。本书的主要...

    2025-01-01 16:12:21
  • ​解读:以色列战争爆发历史缘由

    解读:以色列战争爆发历史缘由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在英国的托管下,巴勒斯坦地区曾经是英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殖民地。1948年,以色列在二战结束后宣...

    2025-01-01 16:10:15
  • ​闲谈美国史(146)肯尼迪遇刺的调查,玄妙的历史巧合

    闲谈美国史(146)肯尼迪遇刺的调查,玄妙的历史巧合 肯尼迪被刺之后,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沃伦调查委员会,经过了十个月的调查,1964年9月27日该委员会宣布,这个案子就是李奥斯...

    2025-01-01 16:08:09
  • ​500多年历史的婺源篁岭,你去过吗?

    500多年历史的婺源篁岭,你去过吗? 篁岭景区,即婺源篁岭旅游度假区,它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东南7公里的石耳山脉,面积5平方公里,2014年开放试营业,距离婺源县城39公...

    2025-01-01 16:06:03
  •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和历史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和历史 五一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家示威游行日”,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 大家肯定好奇为什么又叫示威游行日呢?我们一起来了解劳动节的历史...

    2025-01-01 16:03:58
  • ​韩国对德国实力对比分析谁强更厉害 历史战绩记录世界排名

    韩国对德国实力对比分析谁强更厉害 历史战绩记录世界排名 [闽南网] 2018年世界杯韩国对德国比赛将于6月27日22:00比赛,对于这场比赛可谓是多方关注,目前F组墨西哥积6分排名第一,瑞...

    2025-01-01 16:01:52
  • ​中山市桂山中学简介与历史

    中山市桂山中学简介与历史 【历史悠久】桂山中学源出桂山书院,书院始建于清乾隆丁丑21年(即1756年),地处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的千年古镇——三乡镇。学校历经书院、学堂、小学...

    2024-12-31 18:20:36
  • ​「历史记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由来

    「历史记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由来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

    2024-12-31 18:18:30
  • ​深圳世界之窗,世界奇观、历史遗迹、民间歌舞融为一体的主题公园

    深圳世界之窗,世界奇观、历史遗迹、民间歌舞融为一体的主题公园 世界之窗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深圳湾社区深南大道,是中国著名的缩微景区(类似北京世界公园),以弘扬世界文化为宗...

    2024-12-31 18:16:24
  • ​历史探案:「古滇国」的神秘真相!远比云南虫谷更乍舌

    历史探案:「古滇国」的神秘真相!远比云南虫谷更乍舌 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晋宁石寨山发现了古遗址和古墓地。考古工作者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金器、银器和铜器等。有古代...

    2024-12-31 18:14:18
  • ​中国历史上的今天 2月23日

    中国历史上的今天 2月23日 #历史开讲# 1100年 北宋皇帝宋哲宗赵煦逝世 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 ),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宋神...

    2024-12-31 18:12:12
  • ​「历史·军舰」二战中美国弗莱彻级驱逐舰

    「历史·军舰」二战中美国弗莱彻级驱逐舰 弗莱彻级是美国二战中最著名的驱逐舰,它组成了二战中后期美国海军驱逐舰队的主力。总共175艘的弗莱彻级在短短两年间赶造出来,并参加...

    2024-12-31 18:10:06
  •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隋炀帝,他也是一位伟大的帝王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隋炀帝,他也是一位伟大的帝王 大家好,今天继续跟大家分享历史人物,说到隋炀帝,大家的印象就是“好色”、“淫逸”、“淫母”、“弑父,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2024-12-31 18:08:00